玉山縣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申報政策“明白紙”和玉山縣2025年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幫扶政策“明白紙”
發布時間:
| 索引號 | 000000000/2025-71056 | 主題分類 | 政策文件 | 發布機構 | 玉山縣紫湖鎮 |
| 發布日期 | 2025-08-01 | 公開形式 | 網站 | 關 鍵 詞 | 政策文件 |
廣大農民朋友:
至2020年底,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全面勝利,現行標準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但一些農戶發展基礎還比較脆弱,一些農戶因病因災因意外事故等可能會導致基本生活出現嚴重困難,如果不能得到及時幫扶,容易返貧致貧。按照黨中央要求,在過渡期,我們建立健全了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現將有關政策要點告知如下。
一、申請條件
防止返貧監測范圍(2025年江西省為年人均純收入8900元)是判斷能否成為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的收入參考。原則上,以家庭為單位,申請監測對象應具有農村戶籍,且至少存在以下返貧致貧風險之一。
1.家庭唯一住房出現安全問題,家庭無力解決;
2.家里吃水遇到困難,家庭無力解決,包括斷水超過1個月、水質有問題、取水距離較遠(時間較長)等;
3.家庭成員患大病、重病、長期慢性病等,醫藥費較高家庭無力負擔;
4.家里學生上學開支較大,家庭無力負擔;
5.家里因災、因意外事故等造成收入大幅減少或支出大幅增加,影響了基本生活。
二、申請方法
可以本人或委托他人通過以下方式申請。
1.找干部。向所在村(社區)申請,易地搬遷群眾和隨遷群眾向所在安置區申請;
2.打電話。撥打12317(12345)、0793-2135975電話申請;
3.一碼通。手機掃描“一碼通”申請(省防返貧監測平臺監測對象申報二維碼)。
三、申請須知
1.如申請監測對象,則需配合我們開展入戶核實,如實準確提供家庭和成員有關信息,并授權我們依法依規核查核實家庭成員的收入、財產等相關情況。
2.經村內評議公示,縣、鄉審批成為監測對象后,我們將根據存在的實際困難和突出問題,給予針對性幫扶。
3.如家庭困難問題已經解決、年人均純收入穩定超過當年防止返貧監測范圍,經過入戶核實、評議公示和審核批準后,將認定返貧致貧風險已經消除,此后不再進行幫扶。
4.風險消除后,如家庭出現了新的困難問題,可再次提出申請。
一、增收類
(一)就業幫扶
(1)交通補貼政策:16周歲以上脫貧勞動力(含防止返貧監測對象)省外或省內縣外求職就業的,在外穩定務工3個月以上,經村委和駐村工作隊核實后,可按標準(省內縣外300元/人/年、省外500元/人/年)領取交通補貼。
(2)一次性創業補貼政策:本省行政區域內的在校生及離校2年內高校畢業生、就業困難人員和返鄉入鄉創業農民工,在服務業行業、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新創業且為法定代表人,信用良好、正常運營6個月以上的給予一次性創業補貼5000元。
(3)職業技能鑒定補貼政策:職業技能鑒定補貼政策:針對我縣戶籍人員,同一職業(工種)同一技能等級通過初次職業技能鑒定并取得職業資格證書(或技能等級證書、專項職業能力證書,不含培訓合格證書),按照證書發證時間的12個月內申請的,可按照專項職業能力證書105元/人、初級(五級)260元/人、中級(四級)310元/人、高級(三級)350元/人、技師(二級)560元/人、高級技師(一級)600元/人的標準,給予參訓人員職業技能鑒定補貼。
(4)職業培訓生活費補貼:參加職業培訓的,按30元/人.天補貼,最長不超過6個月。
(二)金融幫扶
脫貧人口小額信貸政策:符合條件的,原則上可申請3年期(含)以內,5萬元(含)以下的貸款,可續貸或展期1次,并可享受貼息。
(三)公益崗位幫扶
對難以通過市場化渠道實現就業的脫貧勞動力(含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可給予公益性崗位安置。對招用脫貧勞動力(含防止返貧監測對象)在公益性崗位就業的單位,資金補貼標準按照安排資金的部門規定。
二、“三保障”和飲水安全類
(一)住房安全保障
危房改造政策:新建房屋的,按2.2萬元/戶補助,對有殘疾人身份的殘疾人家庭,可按0.2萬元/戶疊加補助;維修加固房屋的(含抗震改造),按 0.5萬元/戶補助,國家、省級傳統村落可按0.1萬元/戶疊加補助。
(二)健康幫扶
1.資助參保政策:是特困人員、孤兒的,給予全額資助;是低保對象的,按320元/人/年定額資助;返貧致貧人口、脫貧不穩定、邊緣易致貧和因病納入防止返貧監測范圍的困難群眾和納入防止返貧監測范圍的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在過渡期內按320元/人/年定額資助。
2.城鄉居民基本醫保政策:住院起付標準在一級、二級和三級醫療機構分別為100元、400元和600元,政策范圍內費用報銷比例在一級、二級和三級醫療機構分別為90%、80%和60%,年度封頂線為10萬元。
3.大病保險政策:對特困人員、孤兒、低保對象、返貧致貧人口予以傾斜支付,起付線較普通居民降低50%為統籌地區上一年度城鄉居民可支配收入的25%、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至65%,取消封頂線。
4.醫療救助政策:經基本和大病報銷后,住院和門慢個人自付部分,特困人員和孤兒不設起付線和封頂線,按100%救助;低保對象、致貧返貧人口不設起付線,按75%救助,封頂線為5萬元;納入監測范圍的農村易返貧致貧人口(脫貧不穩定、邊緣易致貧和突發嚴重困難人口)、低保邊緣家庭人口起付線為年度累計超過統籌地區上年度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按65%救助,封頂線為3萬元;因病支出型困難家庭患者,起付線為年度累計超過統籌地區上年度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5%,按60%救助,封頂線為2萬元。
5.傾斜政策:規范轉診且在省內就醫的,報銷后個人自付費用仍較重的,依申請給予傾斜救助,具體傾斜救助標準按各地規定執行。
(三)教育幫扶
1.義務教育階段政策:(1)免學雜費和免費提供教科書。(2)寄宿生:小學按1250元/人.年補助、初中按1500元/人.年補助;非寄宿生:按小學625元/人.年補助、初中按750元/人.年補助。
2.普通高中階段政策:(1)按照平均2300元標準發放國家助學金,分為1800元、2300元、2800元三檔。(2)普通高中對具有正式學籍的普通高中原建檔立卡等家庭經濟困難學生(含非原建檔立卡的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農村低保家庭學生、農村特困救助供養學生)以及城鎮困難群眾家庭(含城鎮特困救助供養人員、城鎮最低生活保障對象、城鎮支出型貧困低收入家庭)學生按公辦學費標準免除學費。從2023年秋季開始,新生公辦普通高中學費標準調整為:縣域公民辦普通高中每生每年1100元;按照“老生老辦法,新生新辦法”的原則,2023年秋季學期起,全省普通高中新生按調整后的學費標準免學雜費,老生則按原免學雜費標準免除,即每生每年200元至800元不等。
3.中職階段政策:(1)中職國家助學金 。對象: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學歷教育正式學籍一、二年級在校涉農專業學生和非涉農專業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標準:每人每年2300元。(2)中職免學費。對象:中等職業學校全日制學歷教育正式學籍一、二、三年級在校生中農村(含縣鎮)學生、城市涉農專業學生、城市家庭經濟困難學生、戲曲表演專業學生(其他藝術類相關表演專業學生除外)。標準:按照各級人民政府及其價格、財政主管部門批準的公辦學校學費標準執行(不含住宿費),根據學校類型和不同專業,從900元/年至4500元/年不等。
4.大學階段政策:(1)當年高考入學,按5000元/人標準發放高考入學政府資助金。(2)國家助學金:全日制本專科生,按平均3700元/人.年標準發放,分為2600元、3700元、4800元三檔;碩士研究生按6000元/人.年發放;博士研究生按13000元/人.年發放。(3)生源地貸款:本專科生最高按20000元/人.年;研究生按最高25000元/人.年額度提供生源地信用助學貸款。
(四)雨露計劃
符合條件的參加中、高職業教育的,按每人每學期1500元發放補助。
三、兜底保障類
1.農村低保保障標準:農村低保標準提高到每人每月765元,月人均補差水平提高到513元。
2.農村特困自理人員供養救助標準:農村特困自理人員供養救助標準均為每人每月995元。
3.農村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供養標準:農村失能、半失能特困人員供養標準為每人每月1275元。
4.農村孤兒的基本生活最低養育標準:機構養育孤兒,城鄉散居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基本生活保障標準分別為每人每月1940元、1450元、1450元。
5.殘疾人“兩項補貼”標準:城鄉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城鄉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標準為每人每月110元。
6.參加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優惠政策:
(1)代繳政策:對年滿16周歲(不含在校學生)、具有江西省戶籍、未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養老保險的由縣(市、區)政府按100元為基數為其繳納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費。
(2)代發政策:對年滿60周歲、未領取國家規定的基本養老保險待遇的,“十四五”時期可以將其納入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為其按月發放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待遇并支付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