樟村鎮2025年上半年工作總結和下半年工作計劃
發布時間:
| 索引號 | 000000000/2025-69995 | 主題分類 | 工作計劃 | 發布機構 | 玉山縣樟村鎮 |
| 發布日期 | 2025-06-27 | 公開形式 | 網站 | 關 鍵 詞 | 工作計劃 |
今年以來,樟村鎮黨委、政府在縣委、縣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和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緊緊圍繞年初既定目標任務,統籌推進各項重點工作,在攻堅克難中穩步前行,在真抓實干中取得實效,為全年工作奠定堅實基礎。現將上半年工作總結如下:
一、上半年工作開展情況
(一)深學篤行、強基固本,筑牢黨建引領“主陣地”
深化理論武裝,筑牢思想根基。深入推進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學習教育,組建“鎮領導班子領學+村兩委干部帶學+黨員互學”三級學習矩陣的方式,通過開展專題學習會、主題黨日、黨支部書記上黨課等多種形式,組織全鎮黨員干部深入學習。制定階段性學習計劃,領導班子成員聯系指導各黨支部的學習教育工作,認真落實常態化聯系“六個一”工作機制,確保學習教育在全鎮范圍內有序開展、取得實效。同時,以學習貫徹中央八項規定精神為契機,編印《黨建學習手冊》等資料,為全鎮741名黨員實現學習資料全覆蓋,推動理論學習入腦入心,筑牢黨員思想根基,有效杜絕了“四風”問題反彈回潮,黨員干部的紀律意識和規矩意識顯著增強。
夯實組織基礎,建強戰斗堡壘。一是創新黨建載體,推動智慧黨建提質增效。堅持以數字化賦能黨建工作,聚焦基層治理難點,全力指導樟村社區和茹茅村打造黨建信息化智能平臺。二是優化組織架構,擴大黨建工作覆蓋面。著眼于黨員群體精細化管理,成立中共玉山縣樟村鎮老干部支部;完成機關等7個支部換屆工作,選優配強支部班子,注入年輕骨干力量,推動基層黨組織活力提升。積極探索完成“兩個覆蓋”工作,成立1個社會組織聯合臨時黨支部和1個非公企業臨時黨支部,實現對轄區內社會組織、非公企業的黨建引領全覆蓋。三是嚴把黨員關口,強化隊伍源頭建設。嚴格黨員發展程序,注重從致富能手、返鄉青年等群體中選拔培養優秀人才。上半年新發展黨員10名,7名預備黨員如期轉正,為黨員隊伍注入新鮮血液。四是堅持黨管武裝,全年共篩選出預征對象27人,為部隊輸送優質兵員6人,其中五名為大學畢業生,儲備基干民兵46人。
嚴明紀律規矩,深化作風建設。一是嚴格落實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重點學習《農村基層干部廉潔履行職責規定》,簽訂樟村鎮領導班子黨風廉政建設“一崗雙責”承諾書15份,明確責任分工。二是加強廉政教育,開展中央八項規定專題培訓3場,組織黨員干部觀看警示教育片2部,強化紀律意識和規矩意識,推動作風建設常態化長效化,增強黨員干部廉潔自律意識。三是加大監督執紀力度,對重點領域、關鍵環節開展專項檢查,嚴肅查處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上半年,鎮紀委受理信訪舉報3件,已辦結1件。運用第一種形態處置黨員干部6人,其中誡勉談話1人,談話提醒2人,批評教育2人,通報批評1人,開除黨籍1人,形成了有力震懾,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四是聚焦今年我縣群腐集中整治“1+5+3+2”項目化整治重點和集中推進“16+5”民生實事,深入開展集中整治行動,動態更新專項整治三張清單,截至目前,共發現15個問題,已整改完成8個。
狠抓意識形態,凝聚思想共識。一是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嚴格執行“第一議題”制度,將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習近平總書記最新重要講話和指示批示精神作為黨委會的首要議程。上半年,開展“第一議題”學習16次、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6次,推動理論學習走深走實。二是加強陣地管理,守牢輿論防線。規范村級微信群、宣傳欄等意識形態陣地管理,嚴格審核信息發布內容,加強對轄區內各類思想文化陣地的巡查監管,確保意識形態領域安全穩定。三是開展宣傳活動,通過發放宣傳資料,利用線上線下結合的方式,廣泛宣傳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挖掘培樹先進典型,發揮示范引領作用,營造積極向上的社會氛圍。
(二)招大引強、攻堅突破,激活經濟發展“新引擎”
招商引資質效雙升。牢固樹立全鎮招商引資“一盤棋”理念,以“拼搶實”的勁頭跑出招商“加速度”。上半年,鎮主要領導帶招商小分隊,聚焦長三角重點區域,先后5次赴寧波、義烏、衢州等地開展招商,靶向拜訪10余家行業龍頭及潛力企業。采用“以商引商、產業鏈招商”等多元模式,充分發揮本地企業和人才人脈資源優勢,構建全域招商網絡。通過精準對接、高效服務,成功簽約浙江永博箱包有限公司、玉山致野家具有限公司、義烏市愛尚玩具有限公司3家優質企業,為鎮域經濟注入強勁動能,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邁出堅實步伐。
項目建設提速攻堅。堅持以項目建設為抓手,聚焦基礎設施提檔升級與民生福祉改善,全力推動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見效。上半年,通過主動謀劃、積極爭取,成功整合水庫移民資金與“最后一公里”專項補助共計63萬元,在樟村社區等6個村居實施水利灌溉工程,新建水渠833米,有效解決農田灌溉“最后一公里”難題,為農業穩產增收提供堅實保障。同時,針對汛期受損的水利設施,積極對接上級部門爭取資金302余萬元,對雙溪村等8處河堤及擋土墻開展水毀修復工程,提升河道防洪抗災能力,切實保障沿岸群眾生命財產安全。
(三)聚焦民生、增進福祉,繪就幸福生活“新圖景”
鄉村振興多點突破。堅持把防返貧動態監測作為鄉村振興首要任務,持續做好“三類人群”的風險消除和新識別納入工作,上半年成功完成7戶29人風險消除工作,同步嚴格新識別納入程序,確保監測幫扶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積極落實小額信貸政策,累計發放資金18萬元,實現余額獲貸比達21.22%,且保持零逾期的良好態勢;扎實推進“雨露計劃”政策落地,覆蓋全鎮10個行政村36名學生,擬發放補助資金5.4萬元;通過開發公益性崗位等方式,實現脫貧人口務工就業491人,其中省外務工262人。同時,以問題整改為突破口,深入開展鄉村振興資金使用監管專項整治行動,通過自查自糾,共發現問題4個,已完成整改3個。
三農發展活力奔涌。堅持把糧食安全作為“三農”工作首要任務,全力推進糧油作物種植擴面提質。早稻種植任務1300畝已全面落實,中稻種植計劃穩步推進,為全年糧食穩產增收奠定堅實基礎。在惠農政策落實上,嚴格執行耕地地力保護補貼制度,核定補貼面積約1.1萬畝,發放補貼資金約125.7萬元,切實保障種糧農戶利益。以“零容忍”態度推進撂荒地整治,通過政策宣傳、技術幫扶等舉措,完成高標撂荒整改8.64畝、農事直通撂荒耕地整改30.39畝,有效盤活土地資源。有序推進高標準農田建設,在雙溪村等實施483.59畝建設項目,推動“小田變大田、荒地變良田”,為樟村農業現代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撐。特色農業發展成果豐碩,廣平茶成功榮膺“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稱號,并通過舉辦授牌儀式暨廣平茶推介活動,進一步提升品牌影響力。
社會保障織密扎牢。聚焦困難群體保障,成立樟村鎮低保審核確認綜合評估工作組,嚴格執行社會救助程序,做到精準識別、應納盡納。截至目前,全鎮城鄉低保覆蓋1128戶1647人、特困供養153人,累計發放救助金585.481萬元,停發23名不合規低保對象;為47戶困難家庭發放臨時救助金7.692萬元。強化特殊群體關愛,新增2名事實無人撫養兒童,累計保障孤兒1人、事實無人撫養兒童16人;發放高齡補貼34.562萬元。提升殘疾人生活質量,2025 年兩項補貼提標提補由原來100元每人提升至110元每人,錄入護理補貼 437 人,生活補貼 408 人。
(四)生態優先、綠色發展,厚植美麗樟村“新底色”
建房管理規范有序。持續強化農村建房全鏈條管理,嚴格按照“一戶一宅”有序規劃農民建房,推動建房管理工作規范有序開展。2025年上半年,累計完成45戶建房審批,其中拆舊翻新35戶,有效盤活農村閑置宅基地資源;新增建設用地建房10戶,合理保障農民住房剛性需求。同步推進農村不動產確權登記工作,完成1戶建房權屬變更上報,進一步明晰宅基地產權歸屬。在兩違管控方面,依托網格化巡查機制,累計發現并處置違法占地、違規建設等問題36起,及時將建房違法行為消除在萌芽狀態,切實維護農村建設秩序。
環境整治成效顯著。秉持“邊整治,邊宣傳、邊引導”的工作理念,進村入戶開展人居環境宣傳,充分利用廣播,微信等平臺,廣渠道、多層次、全方位宣傳報道環境衛生整治工作動態,營造環境整治的濃厚氛圍;推行保潔員網格化包干制度,科學劃分責任區域,明確每位保潔員的清掃、維護范圍及工作標準;通過亮身份、做表率行動,組織黨員干部開展衛生清潔行動、志愿服務活動,教育引導群眾提高環保意識,養成文明衛生習慣,不做美麗家園建設的旁觀者,改變“臟、亂、差”面貌,不斷提升鄉村“顏值氣質”,建設生態宜居的美麗樟村。
生態治理鞏固提升。以河長制、林長制為抓手,依托網格化管理隊伍,構建起全方位生態治理體系,組織開展“河小青”巡河護河志愿服務活動12次。推動“三護行動”共清理地籠2件、粘網1件、捕鳥網2件,有力打擊非法捕撈、捕獵行為。組織護林員精準除治疫木30株,筑牢林業生態安全防線,為綠色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五)守牢底線、防范風險,構建平安穩定“新格局”
安全生產常抓不懈。始終秉持“安全第一、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理念,將安全生產工作抓在日常、嚴在經常。聚焦重點領域,組織開展專項行動,累計對地質災害隱患點、水利設施、農業生產設施、轄區重點企業、宗教活動場所等開展全方位、拉網式安全生產檢查20余次。全面推進防溺水、防汛等工作,聯合電力、電信對全鎮44個5G防溺水點位進行全面檢查,聯合派出所補齊全鎮59個“四個一”安防設施,對全鎮重點學生落實“鄰里盯防”工作,安排村居在重點時段對重點水域進行巡查,織密“人防、物防、技防”網;完善防汛應急預案,儲備充足防汛物資,開展應急演練,對河道、水庫、低洼易澇區進行重點巡查,確保安全度汛。
森林防火嚴防死守。壓實責任鏈條,完善指揮架構,簽訂責任書,健全應急預案與值班制度。通過“線上+線下”渠道,半年來出動宣傳車160臺次、發放資料8360余份,開展“五進”活動強化重點人群教育。嚴格火源管控,設卡嚴查火種,查處違規用火15起,整治林區關鍵部位隱患。提升應急能力,組建31人鎮級半專業撲火隊及村級應急分隊,開展2次實戰演練,充實撲火裝備。同時深化區域聯防、部門聯動,發動社會力量參與,織密防火安全網。
社會治理提質增效。樟村鎮以提升群眾獲得感、安全感為目標,一是深化矛盾排查化解,依托“村小二”與網格體系,常態化開展“大排查”,上半年排查重點場所28次、重點人員86人次,化解信訪案件152起,化解率達98%;構建“大化解”機制,通過“E呼即辦”平臺,高效辦結民生訴求275件,群眾滿意度100%。二是強化法治宣傳教育,組織干部培訓2次,組建普法隊伍開展活動6次,開展“以案說法”,發放宣傳材料5000份,覆蓋6000人次。三是科技賦能社會治理,依托“雪亮工程”“天網工程”等技防設施升級,整合警力與網格員構建“人防+技防”網絡,治安案件發生率顯著下降。四是嚴格落實信訪制度,以“領導包案”攻堅積案5件,綜合運用法治調解等手段維護群眾權益,全力筑牢社會和諧穩定基石。
二、存在的問題
回顧上半年的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但仍存在一些不足和差距:一是經濟發展質效不足。我鎮招商引資和項目建設雖有成果,但引進項目規模小,對經濟帶動作用有限。產業結構單一,傳統農業占比大,新興產業發展滯后,經濟內生動力和競爭力亟待提升。二是民生保障存在短板。隨著群眾對公共服務需求增長,教育、醫療、文化等領域的基礎設施和服務水平難以滿足需求。如農村文化活動場所少、形式單一,無法滿足群眾精神文化需求。三是干部作風有待改進。少數干部存在“慢、拖、推”現象,導致群眾關切的問題未能及時解決,影響政府公信力和工作效能,亟需強化干部責任擔當,提升工作作風。
三、下半年工作計劃
2025年下半年,我鎮將錨定全年目標任務,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以更高站位、更實舉措推動各項工作提質增效。聚焦經濟發展、民生改善、生態保護等重點領域,補短板、強弱項、創亮點,奮力攻堅克難,確保圓滿完成年度工作任務。
(一)聚焦思想鑄魂,夯實政治根基
強化思想理論武裝。依托“第一議題”學習、黨委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三會一課”等多元載體,系統學習黨的創新理論,通過專題研討等形式,推動學習成果轉化為工作實效。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鎮村兩級宣傳陣地管理,定期開展意識形態領域風險研判,及時化解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守牢思想陣地安全防線。縱深推進全面從嚴治黨。持續加固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堤壩,緊盯“四風”問題隱形變異新動向,深化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切實為基層減負賦能。聚焦重要節點開展廉政教育與監督檢查,嚴防“節日腐敗”。圍繞鄉村振興、教育醫療、養老社保等民生領域,深化專項集中整治,嚴肅查處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和腐敗問題。推動監督向基層延伸,完善“不敢腐、不能腐、不想腐”一體推進機制,厚植新時代廉潔文化土壤,常態化開展警示教育,精準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抓早抓小、防微杜漸,健全權力運行全流程監督制約體系,全力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二)聚焦經濟發展,增強發展動力
加大招商引資力度。聚焦招商引資提質增效,以“精準招商、高效服務”為抓手,全力推進縣委“6310”行動計劃。重點圍繞江西環能制造有限公司、江西愛阜建材有限公司等企業上規,建立常態化溝通機制,及時協調解決企業生產經營、擴產增效中的難點堵點問題。細化分解工作指標,壓實責任到人,確保招商成果轉化落地,持續增強鎮域經濟發展后勁。加快項目建設進度。明確項目建設時間表、責任人,實施動態跟蹤調度。對樟村鎮繞鎮公路建設、雙溪及延伸段道路升級改造、2025年“四融一共”和美鄉村建設等下半年重點項目,采取倒排工期、掛圖作戰的方式,強化部門協同聯動,優化審批流程,破解要素瓶頸,確保項目建設高效推進。同時,緊盯建設節點,強化質量監管,推動項目早建成、早投產、早見效,為鄉村振興注入強勁動能。
(三)聚焦農業發展,推進鄉村振興
大力發展特色產業。聚焦農業產業提質增效與文旅融合發展,全方位推進特色產業升級。以廣平茶入選“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為契機,持續完善茶葉種植、加工、銷售全產業鏈,引入先進技術與管理模式,提升茶葉品質與市場競爭力;大力發展青石板、飾面板產業,推動產業向精細化、高端化轉型;做精做優樟村粉絲、紅薯片、黑豬、絲瓜絡等特色農產品,通過標準化生產、品牌化運營、電商化銷售,打造生態農業品牌矩陣,加速現代農業建設進程。持續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嚴格落實“四個不摘”要求,構建全方位、多層次的防返貧動態監測體系。通過定期摸排、數據分析和重點核查,精準識別潛在風險對象,確保風險早發現、早干預、早消除。不斷提升保障水平和服務質量,緊盯“四項收入”來源,因戶施策制定幫扶措施,通過產業幫扶、就業幫扶等多種方式,拓寬農民增收渠道,守牢不發生規模性返貧底線,為鄉村振興奠定堅實基礎。
(四)聚焦環境治理,建設美麗樟村
精細推進環境整治。增加垃圾清運頻次,確保垃圾日產日清;針對衛生死角、背街小巷等區域,組織開展集中清理,發動群眾、志愿者共同參與。加強鎮容鎮貌管理,規范商戶占道經營行為,整治亂貼亂畫、亂拉亂掛現象,打造整潔有序的街道環境。同時,定期組織保潔技能培訓,提升作業規范化水平,確保責任區內環境衛生無死角、常態化干凈整潔。厚植綠色生態底蘊。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全方位筑牢生態屏障。嚴格落實林長制、河長制,健全常態化巡查機制,強化日常監督考核,確保責任壓緊壓實。加強野外火源管控,組織開展森林防火宣傳與應急演練,嚴厲打擊亂砍濫伐、非法毀林占地等違法行為。針對河道治理,加大巡邏巡查力度,建立砂石盜采長效監管機制,鞏固非法砂石經營點整治成果,嚴防問題反彈。同時,有序推進松材線蟲疫木除治工作,科學制定防治方案開展清理處置,切實守護森林生態安全。
(五)聚焦安全穩定,維護社會和諧
強化安全生產監管。以筑牢安全防線為目標,全方位強化安全生產監管。健全責任體系,壓實企業主體責任,簽訂安全生產責任書,確保責任到人。深化隱患排查整治,聚焦礦山、危化品、建筑施工等重點領域,同步推進森林防火、防溺水、防汛等關鍵工作,開展“拉網式”大排查,建立隱患臺賬,限期整改銷號。加強安全宣傳教育,組織安全生產培訓、應急演練,針對性普及森林防火、防溺水、防汛避險等知識,提升群眾和企業安全意識。強化執法檢查,加大對違規行為懲處力度,推動安全生產監管常態化、長效化,切實保障群眾生命財產安全。推進基層治理提質增效。優化網格員隊伍建設,落實專項經費保障,依托“E呼即辦”“平安江西”等數字化平臺,推動群眾訴求全流程閉環處置。針對信訪積案、復雜矛盾,組建攻堅專班,實行“一案一策”精準化解,嚴控問題增量、消化歷史存量。深化法治宣傳教育,常態化開展法治主題活動,提升群眾法治意識。加快“智慧樟村”建設,完善云廣播、視頻監控等智能系統,推動治理手段數字化升級。建立“紅黃牌”預警機制,強化干部作風監督,對履職不力、效能低下的干部嚴肅問責,確保各項工作高效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