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巖瑞鎮工作計劃
發布時間:
| 索引號 | 000000000/2022-23229 | 主題分類 | 工作計劃 | 發布機構 | 玉山縣巖瑞鎮黨政辦 |
| 發布日期 | 2022-04-21 | 公開形式 | 網站 | 關 鍵 詞 | 工作計劃 |
2022年是黨的二十大召開之年,是深入落實“十四五”規劃的關鍵一年,也是巖瑞鎮加速發展、跨越趕超的重要窗口期。我們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引,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決策部署和省、市、縣委工作要求,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以推動高質量發展為主題,以改革開放創新為動力,堅持思想破冰引領發展突圍,突出“打造玉山縣域副中心,建設全省經濟發達鎮”這一總任務,加快構建“兩園一區”新發展格局,奮力書寫巖瑞新時代高質量發展新篇章。
主要預期目標是:財政收入實現增長,工業主營業收入增長10%以上,工業固投增長10%以上,城鄉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穩步增長,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縣下達指標范圍。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突出工業強鎮,打好產業興鎮升級戰。
推進產業大集聚。做大做強產業集群,落實好建材生態產業園發展規劃,大力發展高品質水泥、高性能混凝土、現代裝配式建筑、石灰石精深加工,加快玉山南方、玉山萬年青等龍頭企業做大做強,促進企業兼并重組,推動園區向綠色生態、低耗高產轉型升級。聚焦浙贛合作城鎮集聚發展廊和浙贛邊界合作發展片區建設,深度參與浙贛邊際合作(衢饒)示范區建設,充分利用交通優勢、區位優勢、資源優勢,推進建材生態產業園、衢饒示范區協同融合發展,促進產業集聚、平臺優化。
推進招商大突破。緊盯主導產業,明確產業鏈“鏈長”和龍頭企業“鏈主”,繪制產業“魚骨圖”。以承接產業轉移和重大項目落地為重點,主動搶抓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贛東北擴大開放合作的戰略機遇,緊盯浙江、面向長三角,兼顧海西、珠三角,圍繞衢饒示范區高端制造和建材生態園新型建材兩大核心,突出產業鏈招商,引進一批實力強、成長性好、效能優、無污染頭部企業,形成產業倍增效應,增強區域綜合競爭力。創新招商引資機制,引資、引才、引智、引技一體推進,更加注重投資實效,形成實物工作量。
推進科創大賦能。建強創新平臺,圍繞支柱產業和重點企業,引導企業練好內功,大力引導新材料產業加快研發平臺建設,今年5月南方水泥日產8000噸熟料生產線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全面加快轄區內產能落后的生產線及企業的淘汰。持續推進降成本、優環境活動,通過做細服務、做精品牌、做優平臺,構建“實打實監管、點對點幫扶、面對面服務”的服務體系,讓企業家在巖瑞投資放心、生活舒心、發展安心。持續加大征地拆遷力度,保障項目用地需求。
(二)突出鄉村振興,打好強農富農協同戰。
構建現代農業體系。堅決保障糧食安全,扎實推進穩政策、穩面積、穩產量,堅決遏制“非農化”“非糧化”。嚴格落實耕地保護,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4000余畝,持續提升耕地地力。積極完善水利設施建設,加強河堤整治、山塘加固、渠道修復,提高農田灌溉效率和防洪能力。堅持以工業化理念發展現代農業,進一步優化農業生產結構和區域布局,加強黑豬、信木柚等特色農業品牌打造,強化“三品一標”創建。延伸農業產業鏈條,帶動文化、旅游、教育、康養、服務等產業滲透融合發展。
增強農村發展活力。完善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積極配合柳林現代農業示范園創建國家級現代農業示范園,實現“種養加”一體化、“產供銷”全鏈條。支持農民專業合作社現代化建設,每個村重點培育1-2個規模適度、財務規范、效益良好的家庭農場。推進承包地“三權分置”,盤活農村閑置宅基地和住宅,引導農村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入市。完善利益聯結機制,深度帶動產業增效、農民增收、企業增利。進一步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力爭2021年所有村(居)集體經濟收入均超15萬元。
實施鄉村建設行動。分類指導、科學編制,實現村莊規劃全覆蓋。以國省干道沿線為重點,制定美麗鄉村建設方案。加強基礎設施建設,實施農村道路暢通、供水保障、數字鄉村等建設工程。提升人居環境,持續推進“廁所革命”和農村污水治理,實施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全達標行動。大力開展文化振興活動,突出“工礦小鎮”建設,充分挖掘鄉村文化資源。加強農村美麗集鎮建設,加快推進城鄉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
(三)突出生態優先,打好綠色發展攻堅戰。
加快環境修復治理。繼續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標本兼治抓好環保督察、專項巡察反饋問題整改。開展企業廢氣、工地揚塵、秸稈禁燒專項治理。壓實河林長責任,落實水庫禁捕,杜絕非法采砂,保障水源安全,提升水體水質。完善土壤環境監測網絡,加強農業面源污染防治和建設用地管控修復,實現農藥化肥雙減量、農膜基本全回收。補齊廚余垃圾、渣土和大件垃圾、醫療廢物、污泥等處置設施短板,積極開展固廢和危廢整治工作。
筑牢生態安全屏障。優化國土空間布局,堅持山水林田湖草協同治理,啟動工礦生產建設中塌陷、挖損、壓占廢棄土地生態修復,積極開展綠色礦山建設示范工程,著力打造綠色礦區、綠色廠區、綠色建材產業園區。嚴格生態環境執法監管,強化行政執法和司法聯動,健全“散亂污”企業甄別和監管長效機制,加大對建材企業、化工企業、畜禽養殖等重點領域抽檢頻次。
推進低碳轉型發展。推動建材行業清潔生產和綠色化改造,持續壓減淘汰落后產能。探索開展“省級生態園林鄉鎮”創建,打造一批鄉村綠化美化特色品牌。采取“公司+專業合作社(大戶、家庭林場)+基地+農戶”形式,抓好茶葉等林業主打產業發展。持續加大石灰石資源管控力度,優化礦產資源綠色合理開發利用。
(四)突出以人為本,打好惠民利民主動戰。
增加群眾獲得感。健全防止返貧動態監測和幫扶機制,堅決守住不發生規模性返貧的底線。建立健全就業穩崗長效機制,提高脫貧勞動力就業技能和就業水平,促進脫貧勞動力穩崗就業。加快社保政策全覆蓋。完善分層分類社會救助,保障婦女、兒童、殘疾人合法權益,加強退役軍人和優撫對象服務保障,構建多元化養老體系,持續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增進群眾幸福感。堅持教育優先發展,優化轄區學校布局,持續擴大白云學校辦學規模,加快老巖瑞公辦幼兒園建設,提升教育教學水平。推動健康巖瑞建設,加快白云衛生院遷建工程,全面提升白云衛生院規模體量和醫療水平,同步開展村級衛生室標準化建設,實現鎮村醫療服務一體化。鞏固血防綜合治理成效。落實“三孩”配套政策,促進人口長期均衡發展。推動農村客運公交化運營,更大力度推進城鄉公交一體化。大力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完善公共文化服務體系,深入開展文化惠民活動。
增強群眾安全感。加快“法治巖瑞”建設,開展“八五”普法,完善公共法律服務和援助機制,引導群眾辦事依法、遇事找法。傳承發揚新時代“楓橋經驗”,重心下移、源頭防控、就地化解。開展信訪積案攻堅,信訪總量同比下降5%。加強國家安全宣傳教育。扎實推進“平安巖瑞”建設,常態化開展掃黑除惡專項斗爭。重拳打擊涉毒、涉詐、涉賭違法犯罪,推進交通隱患“清零”。實施農村消費環境凈化專項行動。慎終如始抓好常態化疫情防控。健全預警、應急、救援聯動機制,防范化解各類風險,堅決防止重特大事故發生,以一方穩定、護萬家安寧。
(五)突出初心使命,打好“五型政府”提效戰
堅定政治自覺,建設忠誠型政府。始終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堅定政治信仰,增強政治擔當,提高政治能力,真正把“兩個確立”轉化為做到“兩個維護”的思想自覺、政治自覺、行動自覺。堅決維護鎮黨委權威,主動站前臺、頂壓力、抓落實、促落地。切實增強“八項本領”,提高“七種能力”,當好干事創業的行家里手、關鍵少數。
鍛造鐵牛干部,建設擔當型政府。堅持實字為要、干字當先,樹牢正確政績觀,堅持問題導向,推行閉環理念,強化督查督辦,讓干在實處、走在前列成為政府工作的鮮明特質。追求高標準,保持快節奏,搶時間、搶機遇、搶要素,跑出發展加速度,讓政府工作爭先進位、出新出彩。大力倡導“釘釘子”精神,集中力量打硬仗、打勝仗,以“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擔當,創造經得起歷史和人民檢驗的業績。
提升為民情懷,建設服務型政府。創新服務思維,提升政務效率,讓辦事的人不受冷落,讓辦理的事不被延誤。聚焦企業關切,樹牢辦事靠制度、不靠人情、靠法治、不靠關系的鮮明導向,推動營商環境再優化、再提升。始終心系群眾、造福群眾、依靠群眾,與全鎮人民同甘共苦、團結奮斗。用心用情用力辦好民生實事,創造群眾看得見、摸得著、能感受的變化。
改進工作作風,建設清廉型政府。守樸拙、戒機巧,守篤實、戒虛浮,馳而不息糾治“四風”。持續鞏固經濟發達鎮行政管理體制改革成效,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加強政務公開,自覺接受人大協和社會各界監督。牢固樹立過緊日子思想,強化預算剛性約束,抓好績效評價管理,落實項目評審制度,一般性支出再壓減,確保每一分錢都花在刀刃上。扎實推進政府系統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守好權力邊界,嚴厲查處群眾身邊的“微腐敗”問題,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