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巖瑞鎮政府工作報告(上半年)
發布時間:
| 索引號 | 000000000/2022-32110 | 主題分類 | 政府工作報告 | 發布機構 | 玉山縣巖瑞鎮黨政辦 |
| 發布日期 | 2022-09-30 | 公開形式 | 網站 | 關 鍵 詞 | 政府工作報告 |
過去的半年,面對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壓力和艱難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我們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歷次全會精神,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時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決執行中央、省、市、縣委和鎮黨委的決策部署,全力以赴謀發展、穩運行、促轉型,勠力同心戰疫情、抗汛情、防風險,負重前行,向難求成,用超乎尋常的努力,交出了一份拼搏進取、厚重提氣的合格答卷。
半年來,我們用力擴投資、強支撐,高質量發展再啟新征程。
(一)狠抓經濟穩增長。2022年1-6月,巖瑞鎮實現財政收入2.31億元,完成全年任務的46.19%;實現工業主營業務收入92.033億元,同比增長43.26%;實現工業固投14.58億元,同比增長52.3%。
(二)主攻項目增后勁。突出重大項目帶動拉動作用,緊緊圍繞項目轉,牢牢盯著項目干,持續蓄力經濟發展后勁。一方面,持續推進縣級重點項目。堅持“主官靠前指揮,專班統一作戰”的一線工作法,積極服務縣級重點項目。持續服務好南方水泥日產8000噸水泥熟料生產線副礦項目、萬花安置地、衢饒示范區工業第二區塊建設等項目,累計拆遷土地680畝、遷墳20余座;投資900萬元全面啟動新康、太平、萬花三個安置地建設;持續加快傳統建材產業技改升級,協助投資21.68億元的致遠環保三期技改項目建成投產。另一方面,有序推進鎮村項目建設。依托經濟發達鎮改革和為衢饒示范區提供配套建設的契機,持續加快轄區基礎設施建設。實施總投資5000萬元的32個鎮域項目建設,其中水利、移民項目累計20個,秀美鄉村項目建設點12個,目前已完成21個,完成率達65.6%。
(三)聚力招商拓空間。繪制主導產業招商圖譜,緊盯主導產業,組建專業招商隊伍,依托縣高新區、“兩園一區”等平臺,深入摸排有效招商信息,加大項目引進力度。結合縣委、縣政府關于“雙一號工程”的工作要求,持續加大對“數字經濟”的跟蹤對接頻率。
半年來,我們致力穩脫貧、謀發展,鄉村振興邁出新步伐。
(一)鞏固脫貧成果力道顯。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57名縣、鎮鄉村振興工作隊員持續加大防返貧監測力度。1-6月份,累計落實發放教育扶貧各項扶助資金30.27萬元、惠及426人;持續為全鎮脫貧戶代繳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累計繳納33.216萬元;發放貧困戶外出務工一次性交通補貼20.4萬、惠及419人。新增公益性崗位(扶貧專崗) 96個,發放工資4.12萬元。爭取730萬扶貧資金實施了4個農業產業項目。通過線上線下聯動,聯合7家帶貧、益貧專業合作社(公司)推出36款扶貧農產品,其中直接采購金額為20.852萬元,幫助銷售金額為227.292萬元。
(二)夯實農業基礎勁頭足。積極引導和規范農村土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1-6月新增流轉土地2萬余畝,完成早稻生產1.3356萬畝,完成率106.8%;為7000頭生豬、5.6萬畝早、中、晚稻購買農業保險300萬元;為52戶種植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合作社、農業企業申請中央農業生產救災資金補助170余萬元。投資3000余萬元打造包溪千畝蔬菜,目前已流轉土地700余畝,移植苗木150余畝,與農戶置換田地30余畝,為打造G320鄉村振興示范帶奠定基礎。進一步加強嚴管控土地監管治理,休耕土地1660.97畝,并為太平、新康、包溪、橫塘等村共計1188.5畝安全利用類耕地,撒施土壤調理劑和葉面阻控劑136噸;進一步加強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完成27.8萬畜禽疫苗接種,嚴守糧食安全底線,加強日常蔬菜、肉品質檢工作,保障群眾餐桌上的安全。
(三)發展集體經濟勢頭好。按照“一村一策”思路,通過“服務創收型”“產業帶動型”“資產經營型”等多種發展模式不斷壯大村級集體經濟。積極探索跨省合作聯盟模式,由太平村和浙江省衢州市常山縣白石鎮草坪村簽約,組建省際共富菜園(紅辣椒基地),以土地入股的形式,充分盤活村級土地資源;以合作共贏的方式,實現農產品種植、生產、加工新模式;以跨省合作的形式,全面打開銷路,探索發展壯大村級集體經濟新路徑。截至目前,28個村集體經濟收入總量已達到405.61萬元,其中,收入已達15萬元以上的村6個,50萬元以上的村2個。
半年來,我們著力塑形象、提品質,城鄉面貌展現新氣象。
(一)美麗集鎮持續推進。在“浙贛邊際工礦小鎮”美麗集鎮建設取得良好成效的基礎上,持續謀劃古城社區老集鎮的集鎮提升建設,完成投資680萬元興盛路維修改造項目、金秋路提升改造項目,投資2500萬元的Y058、Y069新建項目的設計方案和報批工作。完成白云大道沿線近200畝土地征遷整平工作,進一步做大集鎮規模、優化集鎮功能、提升集鎮品味,為承接衢饒示范區紅利外溢打下堅實基礎。
(二)環境整治持續提質。持續加大轄區內環境整治力度,為實現村莊長效管護,結合巖瑞實際,制定下發相關工作方案,全面落實“結對共建”幫扶機制,形成上下聯動、分片管理、齊抓共管的網格化治理新模式。持續做實“廁所革命”工作,上半年對全鎮需改建廁所進行重新摸排,累計摸排問題廁11896戶,重新制定整改計劃,通過每周一計劃、每周一通報的形式壓實改廁工作責任,確保問題廁在時間節點內完成整改。全力推進“五拆五清”行動,截至目前累計拆除“三房”310處20000余平方米,圍墻3處32米,各類棚舍190處4200余平方米,整治殘垣斷壁10處,進一步規整鄉村面貌。
(三)生態環境持續優化。堅決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三大保衛戰,全面改善生態環境質量。著力落實秸稈禁燒工作,采用網格化包保制度,加大秸稈禁燒工作宣傳和巡查值守力度,整治突出問題,鎮域空氣質量持續保持良好。著力落實河長制工作,加大河長巡河頻次,全面清理水源地保護區的垃圾和污染源,嚴禁采砂、毒魚、電魚、炸魚等違法行為。著力落實礦區環境整治工作,結合中央、省環保督察“回頭看”整改要求以及縣委“四大活動”大整治要求,全年逐步關停、拆除轄區內污染制砂廠24家,拆除違規小型工廠30個18600余平方米,拆除工棚、附房57家、廠棚35個、變壓器32個,同步開展三清復綠,實現轄區生態修復20公頃。
半年來,我們傾力解民憂、惠民生,社會事業增添新福祉。
(一)民生實事更暖心。認真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扎實開展“我為群眾辦實事”活動,聚焦群眾急難愁盼,克服財力不足實際困難,全力辦好省、市、縣民生實事,彰顯了為民情懷。上半年通過“親情連線”,累計為群眾辦結身邊大小事980余件。
(二)社會保障更有力。上半年累計發放低保589萬元、分散五保69.4萬元、集中五保26.7萬元、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51萬元、受災群眾困難補助15萬元;新增低保48戶53人,為全鎮1099位老人發放高齡補貼43.8萬元;積極引導群眾參保,累計農保參保人數達37162人,目前已有9563人領取待遇;為788人辦理失地農民養老保險,為420余人代辦醫保報銷業務,為638人解決就業、再就業問題。
(三)民心工程更貼心。追加投資60萬元扎實推進自來水建設,自來水覆蓋率達一半以上。投資100萬元實施五里洋村童家坊美麗鄉村建設,投資950萬元實施東津橋沿街提升改造項目。完成農墾危房改造87戶,全部建成保障性住房,困難群眾住房條件有效改善。
半年來,我們全力防風險、守底線,“平安巖瑞”得到新鞏固。
(一)堅守疫情“防控線”。面對多輪疫情沖擊,高效運轉扁平指揮體系,健全平急轉換機制,做到快速反應、處置有力。落實“四早”要求,扎緊“四個口袋”,守牢內外關口,強化哨點監測,突出重點人員、場所、環節管控,建立數字防線,織密“天羅地網”,構筑“外防輸入”屏障。累計投入400余萬元用于疫情防控,保障防疫卡口的安全運轉,多輪次開展全員核酸檢測,增設兩個便民核酸采樣點,常態化進行重點人群篩查,消除一切風險隱患。特別是發現玉山輸入性病例后,連夜完成核心流調,干部職工值守一線,萬千群眾眾志成城,匯聚了黨群一心、同力戰疫的磅礴力量,經受住了這一重大考驗。
(二)穿好安全“防護服”。拉緊“安全線”,深化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開展風險隱患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治行動,推進礦區企業、九小場所、燃氣等領域專項治理,累計排查整治各類隱患960余條;推進基層應急管理能力建設,投資20余萬元建設完成鎮應急指揮中心。建好“防火墻”,持續加大野外禁火、森林防火工作宣傳、巡邏,加強野外火源管控、對野外用火行為保持“零容忍”態度,堅決做到“遇火必查、違法必究、嚴格處罰”,截至目前已處理野外用火事件6起,罰款共計1.2萬元。成立巖瑞鎮半專業防滅火隊伍,投資10萬元配齊專業滅火設備,并開展相關防火業務培訓和實戰演練。筑牢“防洪堤”,面對歷史罕見的持續降雨和特大汛情,以及近幾個月的特大旱情,廣大黨員干部躋身一線做好防洪抗旱各項工作。防汛期間緊急轉移群眾600余人次,挽救落水人員2名,全力確保人民群眾的生命財產安全。積極開展災后重建工作,投入近2000萬元用于災后基礎設施搶修維修、受災群眾慰問等,一周內協助受災最嚴重的東津橋、周溪等村群眾快速恢復生產生活秩序,同時加大災后消殺力度確保汛后無疫。
(三)織密社會“防護網”。舉全鎮之力開展反電詐宣傳“五進”活動和反電詐宣傳“清戶”行動,常態化推進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榮獲全市掃黑除惡先進單位。創新打造巖瑞鎮社會治理分中心,推進矛盾糾紛化解“只跑一地”,上半年接待群眾來信來訪216件,調處率97%,調解成功率98%以上。嚴打各類違法犯罪,上半年治安案件同比下降44.4%,刑事案件同比下降65.7%。反電信詐騙發案率同比下降81.8%。
半年來,我們大力轉作風、增能效,“五型政府”實現新提升。
(一)全面加強行政效能不懈怠。深入推進經濟發達鎮行政體制改革,全面實現一支隊伍管執法、審批服務一窗口。鎮綜合行政執法局上半年開展包括國土、環保、環境衛生、文化、市場監察在內等各項綜合執法近300批次,行政審批局辦件量近2000件,實現了辦案量翻番。不斷建立和完善政務公開和政府信息公開各項規章制度,全面及時公開重大工程、民生實事項目等重點工作的進展情況,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累計公開政務信息450余條,成功入選江西省基層政務公開標準化、規范化“十縣百鄉”。
(二)永葆清正廉潔本色不偏離。持續鞏固“清風護航”“主動有效監督”等工作成果。以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十周年為契機,以負面清單整改為重點,以駐村監督員為載體形成一線督促的整改監督體系,持續推廣小微權力“監督一點通”線上監督平臺使用,構建縱向到底、橫向到邊的監督網絡,狠剎工作中的“怕、慢、假、庸、散”5類作風頑疾;全力推動“廉潔巖瑞”建設,專項整治干部“不作為、慢作為、亂作為、不擔當”問題,切實轉變干部工作作風,牢固樹立服務意識,進一步提高了政務服務水平。
此外,統計、工會、青少年、婦女兒童、征兵、民兵預備役、民政、檔案、防震減災、關工委、老干部等工作都取得了新進展,實現了新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