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征集巖瑞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的意見公告
發布時間:
| 索引號 | 主題分類 | 重大決策公開 | 發布機構 | ||
| 發布日期 | 2022-10-17 | 公開形式 | 網站 | 關 鍵 詞 | 重大決策公開 |
為鞏固拓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成果,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建立健全農村人居環境長效機制,我鎮草擬了關于建立《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現公開征求社會各界意見。有關意見及建議可通過電話、電子郵件等方式反饋巖瑞鎮人民政府。
公開征求意見時間為2022年10月17日—2022年11月16日,可通過以下途徑和方式提出意見建議:
1.電子郵箱:yrzzf@163.com
2.聯系電話:0793-2230238
3.郵政編碼:334716
4.郵遞信件:玉山縣巖瑞鎮古城社區
附件一:巖瑞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起草說明
附件二:巖瑞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
巖瑞鎮人民政府
2022年10月17日
一、制訂背景和依據
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廳字〔2021〕44號),按照縣委、縣政府工作部署,起草了巖瑞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根據需要進行發布。
二、研判和起草過程
2022年中旬,我們即啟動該方案的起草工作,反復征求了相關職能部門、鄉鎮、街道的意見,形成巖瑞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10月17日至11月16日,通過玉山縣政府門戶網等渠道征求社會公眾意見。
三、出臺目的
貫徹落實省、市關于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的決策部署,因地制宜深化和推進農村改廁、生活垃圾和污水治理“三大革命”,繼續實施村莊清潔、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村莊規劃建設提升、公共區域治理“四大行動”,鞏固拓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成果,加快推動實現農村干凈整潔、美麗宜居,有效提升我鎮農村人居環境的品位和廣大人民群眾的幸福感。
四、工作目標
到 2025 年,全鎮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村莊基礎設施逐步優化,村容村貌全面提升。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保持常態化全覆蓋運行,農村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繼續保持在100%,推廣生態美超市運營管理,全面推進農村生活垃圾分類、源頭減量;鄉鎮政府駐地生活污水處理設施全面提質增效,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45%以上,加強農村黑臭水體動態管理;持續深化“五清一改”村莊清潔行動,全面推進自然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
五、保障措施
明確政府和職責部門、運行管理單位責任,基本建立有人員、有制度、有標準、有經費、有監督的人居環境長效管護機制。優先聘用符合條件的農村低收入人員,推動農村廁所、村容村貌美化、村內道路管護、生活污水處理設施設備和村莊保潔等一體化運行管護,探索建立農村生活污水垃圾處理農戶付費制度,逐步建立農戶合理付費、村級組織統籌、政府適當補助的運行管護經費保障制度,合理確定農戶付費分擔比例。
巖瑞鎮農村人居環境整治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征求意見稿)
改善農村人居環境,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任務,是農民群眾的深切期盼。2018年以來,縣黨委和政府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工作重要指示批示,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扎實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圓滿收官。全鎮農村人居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村莊環境基本實現干凈整潔有序,農民群眾環境衛生觀念發生可喜變化,生活質量普遍提高,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奠定了堅實基礎。同時,我鎮農村人居環境總體質量水平不高,區域發展不平衡,管護機制不健全,與農業農村現代化要求和農民群眾的新期盼還有一定差距。為鞏固拓展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三年行動成果,加快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印發<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動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廳字〔2021〕44號),制定本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精神,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學習浙江“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經驗,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為統領,以實施“四大提升行動”為抓手,以農村廁所革命、生活污水和垃圾治理、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等為重點,加快補齊農村基礎設施短板,持續提升農民群眾生活品質,為建設經濟繁榮、民族團結、環境優美、人民富裕的美麗新巖瑞提供有力支撐。
二、基本原則
——堅持因地制宜、分類施策。堅持數量服從質量、進度服從實效、求好不求快,準確把握鄉村振興戰略要求,順應我鎮農業農村發展形勢需要,綜合考慮山川差異、經濟水平、民俗文化和群眾期盼,科學確定目標任務,匯聚力量集中整治,既盡力而為,又量力而行。
——堅持規劃先行、統籌推進。樹立系統觀念,先規劃后建設。以全鎮為單位,統籌生產生活生態,統籌城鄉融合發展,強化村莊規劃設計,優化鎮村功能布局,合理安排建設時序,協調推進農村基礎設施、公共服務、鄉村產業、生態保護、社會治理一體化發展。
——堅持立足鄉村、突出特色。遵循鄉村發展規律,體現鄉村特色,注重鄉土味道,保留鄉村風貌,傳承歷史文脈,留住田園鄉愁。堅持農業農村聯動發展、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村莊形態與自然環境相得益彰。
——堅持農民主體、多方參與。充分尊重農民意愿,激發群眾內生動力,保障群眾知情權、參與權、表達權、監督權。堅持市、縣(區)為主,強化基層黨委和政府責任,鼓勵社會力量積極參與,構建政府、市場、村集體、農民等多方共建共管共享格局。
——堅持建管并重、長效運行。堅持質量優先,突出典型示范帶動,推進農村人居環境服務向城鄉一體化邁進,創新投融資和建設管護機制,探索規模化、專業化、社會化運營模式,形成系統化、規范化、長效化的政策制度體系。
三、行動目標
到2025年,農村人居環境顯著改善,生態宜居美麗鄉村建設取得新進步。農村衛生廁所普及率達到85%以上,廁所糞污基本得到有效處理;農村生活污水治理率達到40%,黑臭水體基本消除;農村生活垃圾治理率達到95%以上,生活垃圾處置體系基本實現全覆蓋;每年創建農村人居環境整治提升示范縣5個、示范鄉50個、示范村100個;農村人居環境治理水平顯著提升,長效管護機制基本建立,農民群眾生活品質持續改善。
四、工作重點
各鎮(街)要進一步強化農村保潔隊伍建設,配齊專職人員,配強工作力量,按照常住人口每500人配備1名保潔員或以村民小組為單位適當配備保潔員的原則,建立穩定的村莊環衛保潔隊伍。保潔員可由村(居)采取公開選聘方式,實行競爭性上崗,優先考慮農村低保對象、特困戶和低收入農戶。村(居)“兩委”成員不得兼任村級保潔員。保潔員實行動態管理,簽定聘請合同,保潔員工資由村(居)結合村情實際自定,對工作責任心差、不能勝任工作的要及時調整,重新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