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縣醫療保障局2022年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計劃
發布時間:
| 索引號 | 000000000/2022-22860 | 主題分類 | 工作計劃 | 發布機構 | 玉山縣醫保局 |
| 發布日期 | 2022-04-19 | 公開形式 | 網站 | 關 鍵 詞 | 工作計劃 |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聚焦“作示范、勇爭先”目標定位和“五個推進”重要要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脫貧攻堅目標任務完成后5年過渡期內,通過優化調整醫保扶貧政策,健全防范化解因病返貧致貧長效機制,逐步實現由集中資源支持脫貧攻堅向統籌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制度常態化保障平穩過渡。堅持盡力而為、量力而行,既要做到應保盡保,又要防止泛福利化傾向,合理確定農村居民醫療保障標準。健全多層次醫療保障體系,夯實基本保障制度基礎,完善三重制度綜合保障政策,不斷提升醫療保障公共管理服務水平,助力鄉村振興戰略全面推進,不斷增強農村參保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現將本年度計劃如下:
一、完善農村低收入人口待遇保障政策
(一)明確農村低收入人口
1.民政部門認定的特困人員、低保對象、低保邊緣家庭人口、因病支出型困難家庭患者;
2.鄉村振興局監測認定的返貧致貧人口、脫貧不穩定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因病突發嚴重困難人口。
(二)優化調整農村低收入人口資助參保政策
1.對特困人員給予全額資助;
2.對低保對象給予定額資助,資助標準為每人320元/年;
3.對返貧致貧人口、脫貧不穩定人口和邊緣易致貧人口,在過渡期內給予定額資助,資助標準為每人320元/年,致貧風險消除后不再享受資助參保政策。
除上述人員外,其他農村低收入人口和穩定脫貧人口按標準退出,不再享受資助參保政策。
(三)優化調整醫療待遇政策
1.鞏固基本醫療保險保障功能。執行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政策,恢復基本醫保公平普惠功能。全面推進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險門診統籌工作。規范門診特殊慢性病管理,執行全市統一的門診特殊慢性病政策,原貧困人口享受的二大類門診慢性病政策(饒衛字〔2017〕262號)停止執行。優化高血壓、糖尿?。?/span>簡稱“兩病”)門診用藥保障機制,確保“兩病”患者用藥保障和健康管理全覆蓋;
2.提高大病保險保障能力。在全面落實大病保險普惠待遇政策基礎上,將特困人員、低保對象和返貧致貧人口的城鄉居民大病保險起付線降低50%,統一為上饒市上年度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報銷比例提高5個百分點,即政策范圍內醫療費用的支付比例為65%;取消年度最高支付限額;
3.強化醫療救助托底保障。完善統一規范的醫療救助制度,明確救助費用范圍,嚴格執行基本醫?!叭齻€目錄”規定,按規定做好分類救助。
(1)在定點醫療機構住院發生的政策范圍內醫療費用,經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報銷后的個人自付部分:
①對特困人員,按100%予以救助,不設年度救助限額;
②對低保對象、返貧致貧人口,按75%予以救助,年度最高支付限額5萬元;
③對脫貧不穩定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和低保邊緣家庭人口,年度累計超過上饒市上一年度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10%以上部分的個人自付費用按60%予以救助,年度最高支付限額3萬元;
④對因病突發嚴重困難人口、因病支出型困難家庭患者,年度累計超過上饒市上一年度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5%以上部分的個人自付費用按50%予以救助,年度最高支付限額2萬元。
(2)Ⅰ類門診特殊慢性病患者的政策范圍內醫療費用、Ⅱ類門診特殊慢性病患者年度最高支付限額以上的政策范圍內醫療費用,經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報銷后的個人自付部分,對特困人員、低保對象和返貧致貧人口,按其住院救助政策予以救助,與住院救助共用年度救助限額。
脫貧不穩定人口、邊緣易致貧人口、低保邊緣家庭人口、因病支出型困難家庭患者、因病突發嚴重困難人口的致貧風險消除后不再享受醫療救助待遇。
對經基本醫保、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三重制度支付后政策范圍內個人自付費用仍然較重的可給予傾斜救助,具體標準待省醫療保障局出臺重特大疾病醫療保險和救助制度后遵照執行。
二、落實農村低收入人口醫療保障待遇
(四)確保農村低收入人口應保盡保
廣泛發動鄉鎮、村(社區)、駐村等基層干部,加大政策宣傳力度,重點做好參保動員工作,健全農村低收入人口參保臺賬,確保符合資助參保條件的人員納入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范圍。
1.對已實現穩定就業的脫貧人口,引導其依法依規參加職工基本醫療保險;
2.做好農村低收入人口參保和關系轉移接續工作,跨區域參保關系轉移接續以及非因個人原因停保斷保的,原則上不設待遇享受等待期,確保待遇接續享受。
(五)夯實三重制度綜合保障能力
堅決防范福利主義,嚴禁超越發展階段、超出承受能力設定待遇保障標準。全面清理存量過度保障政策,取消不可持續的過度保障措施,杜絕新增待遇加碼政策。
鞏固提高醫療救助水平,實現應救盡救,確保政策有效銜接、待遇平穩過渡、制度可持續。
(六)做好因病返貧致貧風險監測,建立防范化解因病返貧致貧長效機制
1.對脫貧人口中個人年度累計自負醫療費用超過上年公布的全省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50%的,進行因病返貧監測;
2.對農村居民中個人年度累計自負醫療費用超過上年公布的全省農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進行因病致貧監測。
四、全面提升農村醫療保障和健康管理水平
(七)提升農村醫療衛生服務管理能力
1.全面實現市域內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醫療救助“一站式”服務;
2.逐步建立健全參保人員在本統籌地區“互聯網+”醫療服務定點醫療機構復診并開具處方發生的診察費和藥品費的醫保報銷制度;
3.做好藥品醫用耗材集中采購、醫保目錄動態調整、支付方式改革。引導醫療衛生資源下沉,強化醫療服務質量管理,優先選擇基本醫保目錄內安全有效、經濟適宜的診療技術和藥品、耗材,嚴控不合理醫療費用發生。
(八)引導合理診療降低就醫成本
1.引導農村低收入人口在上饒市域內定點醫療機構就診,就診率不低于90%。在省域內定點醫療機構,農村低收入人口政策范圍外(目錄外)醫療費用占醫療總費用比例不超過10%;
2.對未按規定辦理轉診轉院手續、不在指定醫療機構就醫的,不享受大病保險傾斜政策、醫療救助等傾斜待遇;
3.對按規定轉診轉院就醫的,省域內住院起付線連續計算,享受相應傾斜待遇。
(九)保持基金監管高壓態勢,加大打擊欺詐騙保力度。加強對高住院率、小病大養、小病大治等問題的治理,嚴厲打擊掛床、誘導住院、盜刷、虛記、誘導院外購藥、過度醫療等欺詐騙保行為,提高醫?;鹗褂眯б?,確?;鸢踩椒€運行。
玉山縣醫療保障局
2022年3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