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成街道辦事處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情況報告
發布時間:
| 索引號 | 000000000/2025-71976 | 主題分類 | 公示公告 | 發布機構 | 玉山縣文成街道 |
| 發布日期 | 2025-09-15 | 公開形式 | 網站 | 關 鍵 詞 | 公示公告 |
玉山縣委、縣政府:
2024年,文成街道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二十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法治思想,以創建“法治政府建設示范街道”為目標,聚焦“法治護航高質量發展”主線,為街道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了堅實法治保障。現將2024年度法治政府建設工作總結如下:
一、工作開展情況
(一)法治體系全面升級,基層法治效能顯著增強
一是?組織架構立體化。構建“1+15+N”法治領導體系(1個街道領導小組、15個村居法治工作站、N個網格法治服務點),召開專題推進會6次,實行法治建設“三單管理”(任務清單、責任清單、考核清單),將法治考核權重提升至綜合考評的10%。
二是?決策程序規范化。嚴格構建重大行政決策“五環聯審”機制(合法性審查+專家論證+風險評估+廉潔評估+集體決策),為重大決策設置層層“安全閥”。全年對土地流轉協議、征地拆遷方案等5件重大事項進行全方位審查,憑借“五環聯審”的嚴謹流程,精準識別并規避法律風險3處,確保每一項決策都經得起法律和實踐的檢驗,從源頭上保障街道行政行為的合法性和科學性。
(二)法治教育深化拓展,依法執政水平顯著提升
一是學習規劃全面化。將法治教育深度融入黨工委理論學習和領導干部理論學習計劃,針對全街道2024年度領導干部學法用法工作制定詳盡安排,確保領導干部和職工學法實現全覆蓋。通過系統規劃,構建起多層次、全方位的法治學習框架,為法治街道建設筑牢根基。
二是宣傳形式多樣化。組織全街道干部職工觀看普及法律知識宣傳片,以直觀、生動的形式增強干部學法用法的自覺性,有力保障執法公正公平,推動法治街道創建工作向縱深發展,全面提升街道整體的法治水平。
三是學習活動常態化。2024年,街道班子成員召開理論中心組學習法治思想2次,精心組織全街道干部職工開展法律法規學習,涵蓋《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江西省重點普及法律法規以案釋法(2023)》等法律法規以及黨和國家的方針政策,累計培訓達320人次。通過常態化、制度化的學習活動,加深街道、村(居)干部職工對法律知識的理解和掌握。通過持續深入的法治教育,干部牢固樹立起法治觀念,在依法行政中,嚴格做到講法治、不逾越,在工作推進中,切實做到講程序、不越位,為街道各項工作的順利開展奠定了堅實有力的法治基礎。
(三)法治人才培育創新,農村治理效能增強
一是人才遴選精準化。為推進農村治理有效,建設平安和諧文成,街道嚴格依據縣級文件精神要求,創新管理模式,精準開展農村“法律明白人”遴選工作。截至目前,全街道共遴選出農村“法律明白人”93名,且全部作為骨干力量進行重點培養,為農村法治建設注入堅實的人才支撐。
二是培訓提升常態化。充分利用普法強基補短板、萬名黨員進黨校等重要契機,積極組織“法律明白人”、人民調解員開展學習培訓,全年共舉辦3次培訓活動。通過系統、專業的培訓,有效提升了基層組織負責人依法決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和依法辦事的能力,為農村法治工作的順利開展提供了有力的能力保障。
三是調解隊伍專業化。目前已成立專兼結合的人民調解員隊伍,實現街道、村(居)人民調解委員會建成覆蓋率100%。在實際工作中,全街道兩級調解委員會充分發揮專業優勢,積極調解矛盾糾紛。截至目前,共調解矛盾糾紛182件,調處率達100%,調處成功率達84.6%以上,有力維護了農村的和諧穩定。
(四)基層治理深度拓展,社會和諧穩步推進
一是矛盾化解機制集成化。進一步完善社會矛盾排查化解綜合機制,充分發揮網格員、人民調解員、雙聯干部在基層社會矛盾糾紛化解中的協同作用。通過構建多元主體參與的矛盾化解網絡,及時掌握并化解群眾來訪中反映的問題,高效地為黨工委、辦事處化解矛盾,切實維護百姓的合法權益,筑牢社會和諧穩定的第一道防線。
二是法律顧問覆蓋全域化。截至目前,我街道15個村(居)均配備了法律顧問,實現“法律顧問”全覆蓋,覆蓋率達100%。法律顧問在村(居)治理中扮演著多重角色,為村(居)群眾和基層組織提供全方位的法律服務,涵蓋法律意見咨詢、法治宣傳教育、法律服務指引、矛盾糾紛化解以及協助村(居)自治管理等方面,成為基層法治建設的重要智囊團。
三是安置幫教工作常態化。針對刑滿釋放人員及解除社區矯正人員,加大安置幫教工作力度。不定期對重點對象開展思想教育、家庭走訪等活動,通過持續跟蹤與幫扶,有效落實安置幫教措施,從源頭上預防“兩類”人員重新犯罪,為社會的長治久安奠定堅實基礎。
(五)強化執法隊伍建設,推進依法文明執法
一是執法行動協同化。街道綜合行政執法大隊今年以來積極作為,持續開展城鄉規劃、城市管理和農業林業執法等工作。在城鄉規劃執法方面,與城鄉規劃與自然資源所緊密協同,形成執法合力,已成功制止和處置4起違法建設,有力維護了城鄉規劃的嚴肅性和權威性。在農業林業執法領域,與街道便民中心農林水部門協同配合,2024年度開展護林護漁、野外禁燒巡查達1000多人次,成功制止8起野外用火事件、10余起多桿垂釣行為,切實保護了農業林業資源和生態環境。
二是執法資質規范化。高度重視執法人員的資質建設,積極組織人員參加全省執法證考試。在2024年的全省執法證考試中,文成街道有3名人員報名,雖還未參加考試,但已展現出提升執法隊伍專業水平的積極態度。目前,文成街道共有4名人員具備行政執法資格,通過嚴格實行持證上崗制度,確保執法人員在執法過程中嚴格遵循法律程序,保證執法的公正性和權威性,為依法文明執法提供堅實的隊伍保障。
(六)強化普法宣傳舉措,筑牢民眾法律意識根基
一是責任落實精準化。為提高全民法治觀念,增強人們的法治意識,深入推動依法治理工作,進一步落實“誰執法誰普法、誰管理誰普法、誰服務誰普法”責任制,切實履行普法職責。在全街道范圍內大力開展普法強基補短板專項行動,將專項普法工作積極融入“五治融合”的基層社會治理體系,確保普法工作與社會治理深度融合、協同推進。
二是基層治理精細化。壓實村(居)工作責任,充分發揮村級綜治中心平臺作用,做到“一村一警、一村一調解”,構建起基層普法和矛盾調解的堅實網絡。統籌整合普法資源力量,實現專項普法與日常普法有機結合、互為補充,采用“服務+普法”“調解+普法”的工作模式,確保法律服務、矛盾調解普法率達到100%,讓普法工作貫穿于基層治理的各個環節。
三是普法模式創新化。堅持和發揚將專項普法貫穿矛盾糾紛大排查大化解、“民轉刑”命案防控攻堅、特殊人群服務管理、婚戀家庭糾紛排查化解、學生安全突出問題整治等工作中,實現普法與矛盾調處化解、疏導穩控一體化推進。著重開展形式多樣的普法宣傳活動,通過豐富多樣的形式和內容,提高普法的針對性和實效性。截至目前,街道組織開展普法宣傳65余場次,發放宣傳材料6300余份,受教育群眾8800余人次,開展法律服務咨詢146余人次,編寫信息簡報9篇,有效提升了干部群眾的法治意識和依法辦事意識,為法治街道建設營造了良好的社會氛圍。
(七)多舉措強化廉潔教育,全方位提升拒腐能力
一是教育活動常態化。今年以來,街道黨工委高度重視黨員干部廉潔自律教育,黨工委書記親自講黨課2次,為黨員干部筑牢思想防線;召開全體黨員干部觀看警示教育大會1次,以鮮活的案例敲響廉潔警鐘;開展廉政家訪1次,將廉潔教育延伸至黨員干部家庭;組織參加全縣“80、90后”女科級干部、“00后”女干部座談會和全縣黨政領導干部“身邊人”警示教育大會5人次,拓寬廉潔教育覆蓋面。通過一系列豐富多樣的教育活動,營造風清氣正的政治生態。
二是約談提醒精準化。持續推進“四談四覆蓋”,針對各村(居)、站所,各領域存在的苗頭性、傾向性問題,及時開展約談提醒,做到抓早抓小、防微杜漸。今年以來,因推進工作不力約談村(居)支部書記6人次,及時糾正工作偏差,確保各項工作順利推進;因參加全縣村(社區)黨支部書記培訓班無故遲到通報批評2人次,嚴肅紀律要求,強化黨員干部的紀律意識。通過精準有效的約談提醒和紀律處分,不斷提升黨員干部的廉潔自律意識,提高拒腐防變能力。
二、主要存在問題
我街道在依法治理方面雖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距離建設法治社會的要求仍存在差距,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法治宣傳效能有待提升。法律法規宣傳力度不足,宣傳方式較為單一、缺乏創新,導致部分黨員干部對法律法規的學習不夠深入,未能將依法辦事的理念切實貫徹到具體行政管理工作中。例如,在一些行政決策和執行過程中,仍存在憑經驗辦事、忽視法律程序的現象。
(二)法治宣傳覆蓋存在盲區。法治宣傳工作覆蓋面不夠廣泛,法律進機關、進企業、進村莊、進學校等活動開展不夠深入、全面。在機關層面,部分工作人員對與工作相關的法律法規更新掌握不及時;在企業中,對企業經營相關的法律法規宣傳不到位,導致一些企業存在合規風險;在村莊和學校,由于宣傳方式不夠貼近群眾和學生實際,群眾對法律知識的領會能力較低,真正知法、用法的人數不多,法治宣傳的實際效果有待加強。
(三)法治能力建設亟待加強。運用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不足,新形勢下對領導干部和執法工作人員的工作要求日益提高,但當前的依法行政培訓內容和培訓方式未能完全適應實際需求。培訓內容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培訓方式較為傳統,缺乏實踐操作和案例分析,導致干部在實際工作中運用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問題的能力較弱,難以有效應對復雜多變的法律問題。
三、下一步計劃
我街道將持續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法治思想,緊扣“八五”普法規劃,扎實推進依法治理的重點工作,具體計劃如下:
(一)深化規范化建設,筑牢依法行政根基。完善領導干部和村居干部學法制度,制定詳細、可操作的學法計劃,明確內容、學時與考核方式;創新學法形式,除堅持理論學習中心組學習、法制講座、重大決策法律咨詢外,引入線上平臺、專題講座、案例研討、模擬法庭等多元方式,實現線上線下結合,讓法制學習更加制度化、規范化;開展法治主題演講、知識競賽等活動,營造濃厚氛圍,增強干部法治觀念與依法行政自覺性,并將法治意識納入干部考核評價體系。
(二)完善執法制度,提升行政執法效能。圍繞規范執法行為和提高效能,完善行政執法程序規范、文書制作標準和監督辦法等制度,建立執法全過程記錄制度,保障執法公正透明;加大執法隊伍培訓力度,制定系統計劃,涵蓋法律法規、執法技能、職業道德等內容,邀請專家授課,通過案例分析和現場模擬提升執法人員素質,定期組織考核;探索執法體制改革創新,建立跨部門聯合執法機制,優化資源配置,解決多頭、重復執法問題。
(三)拓展法治宣傳,營造濃厚法治氛圍。利用新媒體平臺制作生動法治宣傳作品,結合節日節點開展文藝演出、燈謎競猜等活動;針對不同群體精準宣傳,機關開展公務法規培訓,企業組織合規培訓,村莊利用宣傳欄和大講堂普及法律,學校開展主題班會和征文比賽;建立宣傳效果評估機制,及時調整內容方式,加強宣傳隊伍建設。
(四)強化監督考核,確保工作落實到位。成立法治建設監督小組,定期檢查學法、執法、宣傳等工作,提出整改意見。將法治建設納入年度績效考核,制定指標和評分標準,表彰先進、問責不力,確保工作落實。
文成街道黨工委 文成街道辦事處
2025年2月2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