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生態環境廳出臺深化環評改革服務高質量發展18條措施
發布時間:
| 索引號 | 000000000/2025-71188 | 主題分類 | 政務動態 | 發布機構 | 玉山縣生態環境局 |
| 發布日期 | 2025-08-06 | 公開形式 | 網站 | 關 鍵 詞 | 政務動態 |
近日,省生態環境廳印發《關于深化環評改革服務高質量發展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圍繞健全工作機制、強化制度協同、夯實能力基礎、激發市場活力、加強監督管理、筑牢廉政防線六個方面,制定了18條具體措施,進一步深化環評改革,協同提供優質環評服務,助力我省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
健全工作機制,提升服務效率。一是深化項目推進機制,持續開展“四下基層”“三服務”,分類建立項目“三本臺賬”,落實專班服務、綠色通道等保障機制,加快重大項目落地;二是完善項目聯動機制,橫向主動對接,做好重大項目環評保障工作,縱向實施聯動,做好項目選址指導、要素協調保障和環評綜合決策,形成齊抓共管工作局面;三是創新項目評審機制,運用生態環境分區管控成果和信息化平臺,科學指導建設項目選址選線,探索AI賦能環評審查,提升環評審批效能;四是建立審批質效評估機制,開展環評審批行為督導、環評文件質量復核、重大項目審批調度等重點工作,形成閉環管理并強化結果應用。
強化制度協同,助力高質量發展。一是持續發揮制度合力,進一步落實我廳出臺的系列相關文件要求,提升源頭預防效能,協同推動降碳、減污、擴綠、增長;二是系統提升審批效能,完善項目環評審批程序,優化環評審批、評估、環境要素保障的聯動流程,實現多環節“并聯辦理”,提升服務水平;三是堅持依法依規審批,規范涉“兩高”行業的產業園區規劃環評審查和重點行業項目環評審批,堅決遏制盲目無序發展,同時,對不予批準的項目做好指導服務,說清制約因素和解決路徑。
夯實能力基礎,提升業務水平。一是持續開展實戰演練,組織環評和排污許可技能大比武,激勵成績優秀人員,對成績排名靠后的,強化培訓或適時調崗,確保審批人員人崗相適;二是精準實施業務實訓,開展設區市環評文件交叉復核和幫扶指導,梳理環評審批中的突出問題,結合大比武發現的共性問題邀請專家授課,提升審批人員業務能力;三是提升技術支撐實效,完善環評專家庫建設和管理,改進技術評估方式,及時總結重點行業環評技術審核要求,為環評審批科學決策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撐。
激發市場活力,提升服務品質。一是樹立行業標桿,推動省環評協會積極引導優質環評機構入駐我省,開展信用評級與業務技能競賽,選樹標桿環評機構并加大正面宣傳;二是開展行業幫扶,指導省環評協會對新注冊及小微環評機構進行針對性指導,助力其規范發展;三是提供優質服務,鼓勵省環評協會發起“優質服務承諾”行動,向社會公開服務時限、服務質量、服務范圍的守約承諾,引領帶動全省環評行業持續健康良性發展。
加強監督管理,提高環評質量。一是強化質量考核,對首次送審的環評文件落實“信用承諾”“首送質控”“失信記分”要求,對存在的問題環評文件依法依規處理;二是強化從業監管,實施環評工程師執業能力現場質詢、環評機構服務質量現場核查,建立以環評業績異常波動、投訴舉報線索為導向的靶向復核機制,切實維護環評市場秩序;三是強化監管責任,壓實屬地監管職責,規范環評機構及環評人員從業行為,不斷提升環評文件質量,防范環境風險。
筑牢風險防線,守牢廉政底線。一是織密廉政風險防范網,嚴格落實各項廉政要求,規范環評編制、評估、評審和審批行為,構建全流程廉政風險防控體系;二是持續開展專項整治,開展環評弄虛作假排查整治,移交腐敗和作風問題線索,嚴肅查處違法違規違紀行為,完善廉政風險防控長效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