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縣民政局2025年度工作計劃
發布時間:
| 索引號 | 000000000/2025-64410 | 主題分類 | 工作計劃 | 發布機構 | 玉山縣民政局 |
| 發布日期 | 2025-01-03 | 公開形式 | 網站 | 關 鍵 詞 | 工作計劃 |
1.推動社會救助事業高質量發展。一是進一步完善社會救助對象監管措施,確實做好社會公平公正,提高政府的公信度。二是不斷完善社會救助制度體系,抓好社會救助精準化試點,逐步提高城鄉低保整戶保比例,持續提高困難群眾保障水平。三是強化預警信息的處置。
2.構建完善養老服務體系。一是對仙巖、下鎮2座區域性中心敬老院進行適老化改造,爭取2A以上星級評定,對社會福利院(百靈康養中心)4A機構評定。二是對仙巖鎮吳家社區、六都鄉前洲村、雙明鎮下喻村、必姆鎮上湖田村、下塘鄉均鄭村等閑置設施進行“一老一小”幸福院改造。三是對洪家社區閑置用房打造社區嵌入式養老院。
3.保障兒童合法權益。一是繼續推進流動兒童、困境兒童和孤兒、事實無人撫養兒童摸排登記工作,做好“應保盡保、應退盡退”。三是持續開展兒童關愛工作,持續推進各類普法、保護、探視巡訪和心理健康評估等關心關愛活動。
4.構建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格局。一是推動社會組織健康有序發展。大力培育發展社區社會組織,積極推進改革,不斷完善社區社會組織分類管理,扶持社區社會組織積極參與基層治理,建立政府購買服務信息化供給對接平臺,積極協調財政資金推進社會組織孵化基地建設和運營;進一步融合社區資源,激發多元主體參與,優化對社區社會組織的登記管理服務,加強服務平臺建設和資金支持,強化骨干人才培育;推動社會組織法人治理規范運轉,認真開展社會組織年報、抽查檢查、專項審計、等級評估等監管工作;全面開展“僵尸型”社會組織排查整治專項行動。二是嚴格依法管理社會組織。嚴格規范引導“數量增長”向“質量提升”的轉變;加強對社會組織負責人、資金和活動等關鍵事項的監管;從增強防范化解風險意識、防范化解政治、經濟和社會風險四個方面積極做好防范化解社會組織領域風險隱患;持續堅持“懲防并舉、注重預防”的方針,落實“打擊必嚴、清理務盡”的要求,聯合多部門深入開展整治非法社會組織工作。
5.改革創新社會事務工作。一是加強和改進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保障流浪乞討人員生命安全和基本生活;全面提升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服務水平;完善救助管理服務體系,引導鼓勵企事業單位、公益慈善組織、志愿者、社會愛心人士共同參與流浪乞討人員救助服務工作,引導社會專業力量參與專業救助服務,營造良好社會環境。二是充分發揮“精康融合”站點作用,通過完善主動發現、主動服務,為精神殘疾對象提供有效的幫助。三是持續推進殯葬改革和專項整治。持續深化殯葬改革,堅持黨的領導,堅持公益屬性,堅持移風易俗,堅持依法治理,堅持系統觀念,保持足夠的耐心和定力堅定殯葬改革的目標方向,以保障改善民生、保護生態環境、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傳承發展優秀傳統文化為價值取向,完善法規政策體系,健全體制機制,壓實監管責任,從根本上破解殯、葬、祭環節存在的突出問題,著力整治殯葬服務領域腐敗亂象。四是推進婚姻家庭建設。著力提升婚姻登記管理服務水平。加強婚姻登記管理服務,堅持促進婚姻登記機關規范化建設,探索將婚姻登記機關設置在公園等標志性場所,建立特色頒證制度,組織舉辦集體婚禮、紀念婚禮、慈善婚禮等特色突出、文明節儉的現代婚禮,加快推進和調整婚姻登記跨省通辦等。
6.全面開展“鄉村著名行動”。一是要全面梳理排查、規范命名,推動鄉村地名標準化,確保鄉村地名的準確性、規范性、權威性。二是要加強備案公告,推動鄉村地名信息化,推進鄉村標準地名采集入庫上圖、合理設置鄉村地名標志。三是要挖掘鄉村地名文化,講好鄉村地名故事,推進鄉村地名文化建設,提升地名文化可見度。四是要推動鄉村地名深度賦能,充分發揮地名的地理標識功能,推動“地名+產業”有機結合,培育打造“鄉字號”“土字號”公共品牌,推動“地名+文旅”深度融合,以地名賦能文旅發展,豐富地名內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