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山縣民政局2021年工作計劃
發布時間:
| 索引號 | 000000000/2021-02335 | 主題分類 | 工作計劃 | 發布機構 | 玉山縣民政局 |
| 發布日期 | 2021-03-04 | 公開形式 | 網站 | 關 鍵 詞 | 工作計劃 |
我們將按照省、市民政部門和縣委、縣政府的各項部署,按照“十四五”規劃工作要求,重點抓好以下工作:
一、打造社會救助“民生工程”
(一)推進開展二項工作。一是推進權力下放工作。新的《江西省最低生活保障操作規程》下發后,將于明年元月1日開始實施,屆時,最低生活保障權力下放,由鄉鎮(街道)審批,縣局做好監督管理工作,要完善鄉鎮(街道)低保審批制度,加強監督管理,做好培訓工作。二是推進開展急難救助工作。按照“救急難”總體要求,在政策及典型宣傳方面下功夫、在社會救助業務工作人員培訓方面花精力、在政策執行推進方面重督促,盡快出臺“早發現、早介入、早救助保護”的工作實施細則,建立工作機制。
(二)繼續健全二項機制。一是健全社會救助“一門受理、協同辦理”機制。督促各地在鄉鎮受理窗口全覆蓋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部門間分辦、轉接流程,及時受理、轉辦救助申請事項,及時告知或公開轉辦進度,實現救助申請人與相關救助部門高效對接。二是健全經濟狀況核對機制。督促各地繼續將核對工作作為社會救助“準入關”、“出口關”的關鍵環節,堅持凡救助、先核對的原則,將核對反饋信息作為實施救助的重要認定依據,把牢社會救助的閘門。
(三)繼續完善二項制度。一是完善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制度。城鎮貧困群眾脫貧解困制度是一項新的工作,年底全面脫貧后,要借鑒農村扶貧的成功經驗,同時要大膽創新,為城鄉困難群眾同步小康作出積極努力,下一步,要繼續完善有關脫貧后的幫扶制度,防止脫貧后又返貧。二是完善臨時救助制度。督促各地結合本地實際,健全完善臨時救助制度,逐步擴大救助范圍、提高救助標準、簡化申報程序,充分發揮臨時救助的便捷、靈活、高效優勢,緩解困難對象的生活壓力。
(四)繼續落實二項護理。進一步落實好城鎮和農村特困供養人員護理服務工作。做好分散特困供養失能半失能人員到養老服務機構集中供養工作,邀請第三方評估特困供養失能半失能和自理等級,分散供養人員的護理服務要簽訂好服務協議,及時發放護理費。
二、全面推進養老服務和兒童福利“品質提升”
(一)繼續推進養老院服務質量專項行動建設,打造養老服務“提質”工程,推動公辦養老院轉型升級。部署實施公辦養老院改造提升工程,列出三年改造計劃并完成年度改造提升任務,出臺鄉鎮敬老院改造提升工作計劃且改造提升比例達到 35%。敬老院建設要重點放在護理能力建設上面,一方面要加強失能護理設施改造,分批次對護理人員進行專業培訓,完成農村特困失能人員在縣級福利院集中照料護理;提高敬老院床位使用率。積極穩妥推進公建民營,對條件較好的六都、四股橋、紫湖等鄉鎮敬老院,積極探索公建民營模式,在保證兜底服務質量的同時,把敬老院空余床位和資源提供給社會養老服務。
(二)全面放開養老服務市場,建立由縣政府主導、民政部門牽頭、縣直有關部門組成的養老服務聯席會議機制。積極對接自然資源局等部門,爭取把養老服務建設規劃納入全縣國土總體規劃;做大做強養老服務建設,促進全面健康養老產業發展。立足高山氧吧懷玉山和美麗的三清湖等生態綠地,積極打造一批集養老、休閑、康養、保健為一體的養老康復基地,不僅要為本縣養老對象提供優質服務,也能適應將來候鳥式養老和旅游養老服務的前瞻性需求,努力把省委、省政府“打造具有江西特色的全國康養高地”的方針落到實處。爭取年內開工一家較大規模的康養基地。
(三)加強農村區域性養老服務建設,拓展農村敬老院服務功能。重點做好雙明中心敬老院的中央預算內項目申報工作。同時,指導懷玉、樟村等老舊敬老院重建的準備工作。
(四)全面推廣“黨建+幸福食堂”建設,全縣具備助餐等功能的農村互助養老服務設施建成數達到全縣村(社區)總數的70%以上。認真整改部分頤養之家形式大于內容的現象,完善政策保障措施。制定出臺《老年人幸福食堂建設標準》、《幸福食堂補助資金管理使用辦法》等政策文件,確保老年幸福食堂建設及購買服務各項工作順利實施、規范運行;多方籌措解決資金問題。完善政府補助、社會捐助、個人(子女)繳費相結合的經費籌措機制,確保農村互助養老服務設施持續運營;統一建設標準。加強引領作用,指導建設若干家符合“四助五有”標準的幸福食堂,向全縣推廣;區分服務重點。把服務重點放在扶貧、低保、特困、空巢、重點優撫和計劃生育特殊困難家庭等困難老年人身上,確保每一個生活困難老年人吃飯不愁;健全志愿者服務隊伍,同時積極探索推行“時間銀行”等志愿服務形式。
加大社區嵌入式養老院建設力度,完成市局《三年行動計劃》年度分解任務,完成橫街、四股橋、仙巖、下鎮、六都、樟村、下塘等7個社區嵌入式養老院建設。
(五)統籌推進養老服務設施建設,堅持規劃引領、資源融合、因地制宜,將2018年以來新開發住宅小區登記在冊,按每百戶不少地20平方米建筑面積配建社區居家養老設施的要求,做好養老服務設施規劃。
(六)進一步加強規范兒童福利工作。開展政府購買農村留守兒童關愛保護和困境兒童保障服務;全面排查,做好兒童福利領域重大風險防范化解工作;認真落實民政服務機構消防安全專項整治三年行動實施方案,嚴格執行兒童福利機構消防安全防控政策和標準;加強未成年保護機構和城鄉社區兒童之家建設。積極申報上級資金資助,完成縣未成年人保護中心建設準備工作;爭取每個鄉鎮都建設1-2個兒童之家,利用已用資源,打造兒童戶外拓展基地建設和兒童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編制兒童福利事業發展“十四五”規劃,對重大工程項目、重大政策、重大改革舉措作出謀劃。
三、抓好專項社會事務管理和基層社會治理
(一)加大《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婚姻家庭編、《上饒市殯葬管理條例》政策宣傳,倡導文明婚喪新風尚,讓綠色殯葬、生態殯葬、文明殯葬政策深入百姓,助力全國文明城市創建。
(二)重點抓好墳墓整治,鞏固提升殯改成效。一是強化巡查,全方位對所有摸排的墳墓整治進行跟蹤反饋,發現問題立即整改;二是為助推鄉村振興,進一步延伸墳墓整治范圍,對“三沿六區”墳墓進行有計劃系統整治;三是繼續開展殯葬領域突出問題治理。開展違法違規建造“家族式”“住宅式”墓地,嚴厲打擊私自未經批準建設營利性公墓行為專項,進一步鞏固公墓管理及殯葬服務市場整治成果;四是加強鄉村公益性公墓建設。目前我縣共建成公益性公墓265處,有計劃新增建設一批公益性公墓;五是鞏固火化率和入葬公墓率。繼續強化黨員干部帶頭,依法推行遺體火化,做好群眾的思想工作,保持火化率100%。加強對遺體火化后骨灰去向跟蹤管理,確保骨灰100%入葬公墓,從源頭上防止散埋亂葬現象的發生。
(三)認真開展婚姻登記和收養登記工作,通過開展形式多樣的婚姻法律法規宣傳,為我縣營造良好的婚姻法律法規執法環境。發揮民政部門的職能優勢,配合衛健部門做好免費婚檢的宣傳工作,提高新人優生優育意識。依法辦理收養登記。
(四)切實做好城市生活無著落的流浪乞討人員救助管理工作,維護我縣社會穩定。
(五)繼續抓好福利彩票銷售工作。在確保系統“安全運行,健康發展”的前提下,繼續抓好彩票銷售工作,為使全縣銷量能夠穩步增長,一是找差距; 針對站點即開票銷售的不足,以提高站點規模為基礎,確保全縣超百萬元站點3個,力爭達到4個;努力把中福在線提高到一個新高度。計劃在全縣范圍內增設銷售站點10個以上,力爭每個鄉鎮至少有一個以上站點,做到福彩站點全覆蓋。三是在做好電腦彩票銷量提升的同時,努力做好即開型彩票銷售工作,在維持站點常規銷售的同時視情組織一次戶外銷售工作。四是繼續加大各種宣傳力,通過福彩基金資助的項目建設大力宣傳福利彩票“扶老、助殘、救孤、濟困、賑災”的公益理念。通過多種多樣的宣傳方式,向廣大群眾充分展示全縣公益金的使用效果和彩票的發行宗旨,使福彩文化更加深入人心。五是繼續加強各種培訓工作,建立和規范一支服務意識好、綜合素質強的銷售隊伍,為提高我縣福利彩票的整體銷售工作奠定扎實的基礎,努力為我縣的福利事業和公益事業作出更大的貢獻。
(六)加強日常地名管理工作,維護更新地名數據庫。加快設置安裝城區新增道路地名標志工作。繼續完成鄉鎮級行政區域界線聯合檢查工作。做好地名成果轉化的編纂、制圖、印刷出版等相關工作。做好行政區劃調整調研和規劃工作。
(七)進一步搞好社會組織規范化建設,加大對社會組織的執法監察力度,積極組織社會組織參與掃黑除惡、脫貧攻堅和防疫抗疫等相關活動。
四、加強民政自身能力建設
(一)加強婚姻登記信息化建設,推動人臉識別、電子簽名、電子證照等新技術應用,實現婚姻登記電子檔案一體化管理。有效對接“贛服通”平臺,更好滿足人民群眾需求。倡導和諧婚姻家庭建設,推動婚姻家庭輔導服務工作。
(二)加快殯葬信息化建設,推進殯葬業務辦理線上線下互動服務,推動“一網通辦”。
(三)完善支出型困難家庭的小額救助和急難型困境家庭(個人)的應急救助、80歲高齡老人補貼申請受理、對生活確有困難殘疾人的救助、農村離任兩老生活補助申請、家庭經濟困難殘疾學生及殘疾人子女認定以及婚姻登記等工作鄉鎮賦權。
(四)推進廉潔民政、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工作。持之以恒強化正風肅紀,鍥而不舍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持續整治形式主義、官僚主義、“怕、慢、假、庸、散”等作風頑疾。推進廉潔玉山和廉潔民政建設,加強廉潔思想、廉潔制度、廉潔崗位、廉潔紀律融入民政工作中,創建“廉潔機關”,爭當“廉潔干部”,建設“廉潔家庭”。切實加強對局屬單位的監督和管理,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各項措施在局機關和直屬單位落地生根。
(五)打造忠誠干凈擔當干部隊伍。落實“五型”政府建設要求,大力弘揚“事事馬上辦、人人釘釘子、個個敢擔當”作風,加快推動民政事業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加強對黨員干部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建設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健全完善激勵機制,挖掘和宣傳民政系統先進人物和事跡,增強干部職工的責任感、歸屬感、榮譽感,把民政部門打造成新時代“最溫暖的部門”,把民政干部職工鍛造成新時代“最可愛的人”。
(六)開展好”建黨一百周年”系列慶祝活動,增強黨性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