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綠色時報:江西九江“林長+林改”走出生態富民路
發布時間:
| 索引號 | 000000000/2025-73201 | 主題分類 | 政務動態 | 發布機構 | 玉山縣林業局 |
| 發布日期 | 2025-10-09 | 公開形式 | 網站 | 關 鍵 詞 | 政務動態 |
江西省九江市集體林地占全省林地總面積的90%以上,有299萬林農。以全省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先行區建設為契機,九江市積極探索,創新作答“林改四問”,有效促進林農增收、產業增效、生態增值。
九江市將林長制“首創品牌”和爭當全省深化集體林改先行區建設排頭兵相結合,創新“林長護航林改”工作思路。在全國首創“林長+林改”模式,以市級總林長令形式出臺《九江市四級林長助推深化集體林權制度改革工作規范》,建立林長抓總、部門協同、服務林農、扶強林企的工作機制。
錨定“三權分置”改革核心,九江市積極組織開展林地延包工作,建立健全林業經營收益權證制度,搭建縣鄉村林地收儲平臺,進一步穩定林地承包關系,完善林權流轉與合作機制。修水縣頒發全省首本集體林地股權量化林業經營收益權證;都昌縣開出全國首張“一畝油茶園”林權不動產權證;瑞昌市在全省首創集體林權村級托管平臺。
目前,九江市累計發放林權證297本,涉及林地面積13.1萬畝。完成林地延包面積63.6萬畝,新增流轉集體林地23.1萬畝,累計收儲、托管林地面積30.51萬畝,撬動銀行授信擔保額度8.7億元。
以服務林企、林業大戶為抓手,九江市通過“龍頭企業+產業”“公司+農戶”“公司+基地+農戶”等模式,促進林農致富、產業做強、企業做優。
九江市爭取市本級油茶產業和林下經濟發展獎補資金2500萬元,成立市、縣兩級油茶、林下經濟和森林康養協會,打造“國儲林+林下經濟”“國有林場+林下經濟”“油茶+林下經濟”等新型示范基地30余個,創建油茶高質量示范等基地58個,新增林業規模經營主體482家。打造森林經營產業示范帶9個、示范點87個,初步建成三產融合特色產業園8個,入駐企業110余家,產值達106億元,帶動7.46萬人次就業。
同時,探索國有林場“1+N”場村共建、“國儲林+林下經濟”模式,提升集體林經營水平。目前,國有林場聯營集體林地面積41.9萬畝,帶動農戶5200余戶。
九江市還不斷探索拓寬生態價值轉化路徑。全市公益林補償收益權質押貸款累計授信1.6億元,開發碳匯林4.38萬畝。武寧縣開發了全省首個鄉村“四旁”碳匯項目,成為全省首個在全國溫室氣體自愿減排注冊登記系統及信息平臺獲批公示的國家核證自愿減排量(CCER)林業碳匯開發項目。(徐紅波 付曉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