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橫街鎮2024年財政決算和2025年財政預算執行情況的報告
發布時間:
| 索引號 | 000000000/2025-70313 | 主題分類 | 財政預決算 | 發布機構 | 玉山縣橫街鎮 |
| 發布日期 | 2025-07-08 | 公開形式 | 網站 | 關 鍵 詞 | 財政預決算 |
一、2024年財政決算情況
2024年,面對復雜嚴峻的經濟社會環境,在鎮黨委、政府的正確領導和上級財政部門的精心指導下,通過全鎮人民的共同努力,按照縣委、縣政府的發展目標和要求,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落實省、市、縣重大政策措施,按照經濟要穩住、發展要安全的要求,堅持穩字當頭、穩中求進,認真落實高質量發展要求,充分發揮財政職能,強化措施,積極作為,著力優化支出結構,進一步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實現我鎮財政平穩運行,預算執行情況總體良好。
(一)財政預算收入情況:
2024年全鎮財政總收入完成6265.68萬元,占年初計劃的56.96%。
(二)財政預算支出情況:
2024年實際支出3883.595萬元,比上年計劃數增加21.36%。
一般預算支出分項目完成情況如下:
——教育事業費支出2429.25萬元,比上年增長26.15%;
——衛生事業費支出350.12萬元,比上年增長20.07%;
——行政管理費支出333.61萬元(含紀檢、人大、綜治、維穩、信訪、武裝、安全生產等),比上年增長10.03%;
——其他部門事業費支出2萬元;
——便民服務中心事業費支出665.305萬元,比上年增支10.21%;
——執法大隊事業費支出105.31萬元,比上年增支10.07%;
2024年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較大的形勢下,我鎮實現財政平穩運行,這是鎮黨委、政府統攬全局、正確領導的結果,是各級領導和社會各界熱忱關心、大力支持的結果,也是全鎮人民共同努力的結果。
針對當前的財政形勢,我鎮財政收支也存在一些困難,主要是:經濟結構比較單一,經濟總量還不夠大,不夠優,經濟基礎還不夠扎實,缺乏可持續性支柱稅源。財政剛性需求不斷增大,可用財力偏緊,財政收支矛盾依然突出,對民生、生態等方面及發展中薄弱環節的保障力度還需要加大;資金監管還存在一些薄弱環節,資金使用績效有待提高,監管機制還須進一步健全。對此,我們將高度重視,采取有效措施,努力加以解決。
二、2025年預算執行情況
2025年是實現“十四五”規劃目標任務的關鍵一年,做好2025年財政預算工作意義重大。2025年我鎮財政工作和預算編制的總體思路是: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以及中央、省委、市委和縣委經濟工作精神,深入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考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緊緊圍繞上級財政部門和縣委、縣政府有關深化財稅體制改革的決策部署,落實預算法和改革完善預算管理制度意見要求,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高質量跨越式發展首要戰略,提高財政政策的精準度和有效性。全面落實減稅降費政策措施,調整優化支出結構,牢固樹立過“緊日子”的思想,嚴格控制和壓減一般性支出,統籌推進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各項工作;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為建設“水韻古鎮,恒美家園”新橫街提供堅實的財政保障。
根據上述指導思想和原則,我們編制了2025年全鎮財政收支預算草案。
2025年財政收入計劃為1.2億元。主要收入項目為:
1、稅務部門計劃為1.15億元;
2、財政計劃為500萬元。
2025年財政支出計劃為3854.165萬元,比上年計劃數下降1.02%。具體支出項目為:
1、教育事業費支出2332.01萬元,比上年減少4%;
2、衛生事業費支出365.75萬元,比上年增支4.46%;
3、行政管理費支出369.17萬元(含人大、綜治、維穩、信訪、武裝、安全生產等),比上年增支10.65%;
4、其他部門事業費支出2萬元;
5、便民服務中心事業費支出692.955萬元,比上年增支33.12%;
7、執法大隊事業費支出92.28萬元,比上年減少12.37%;
三、2025年財政工作要點
(一)著力地方財源建設,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一是用好用活產業類資金。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引導作用,引導社會資本投入,促進經濟轉型升級,培育壯大基礎財源。充分利用現有的產業,打造多元化經濟發展模式,提高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和活力;二是完善財政激勵引導機制,優化營商環境,全面貫徹落實國家減稅降費政策,加強行政事業單位收費和政府性基金目錄清單管理,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創新招商引資財政引導機制,突出稅收貢獻率真正把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產業項目引進來;三是落實勤征細管舉措。加強經濟運行的分析預測,完善稅收征管機制,創新稅收征管舉措,依法依規、有序有力組織稅收和非稅收入入庫。
(二)科學理財聚力民生,促進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一是突出抓好“三保”。嚴格控制“三公”經費等一般性支出,切實降低行政運行成本,集中財力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重點解決好涉及教育、醫療衛生、社會保障、公共安全等事關群眾切身利益的民生問題;二是支持鄉村振興戰略,聚焦新農村建設、農業現代化等各項惠農政策措施,建立完善多元化投入保障機制,深入推進涉農領域“放管服”改革,推動農業全面升級、農村全面進步、農民全面發展;三是完善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體系。確保精準施策,有效供給,重點解決群眾關注的各項民生問題。
(三)完善財政管理體制,推動改革發展再上新水平
一是全面實施財政績效管理。認真貫徹落實好《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全面實施預算績效管理的意見》,強化預算績效評價結果運用,實行財政資金全過程監管、績效評估和責任追究,將績效評價覆蓋全鎮預算單位和所有財政資金;二是推進政府資產管理工作。全面摸清家底,進一步盤活存量,做大增量,強化資產管理與預算管理相結合,提升資產管理效益;三是全面實施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建立權責發生制政府綜合財務報告制度,全面、完整地反映政府資產負債情況,建立現代財政制度,提升財政宏觀管理水平;四是全力防控政府債務風險。確保存量不出險、新增不違規,將隱性債務規模壓降到合理可控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