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夜亚洲精品,三片三奸3在线观看,欧美日本国产欧美日本韩国99,欧美天天性影院,亚洲精品毛片一区二区,色老综合老女人久久久,亚洲乱码国产乱码精品精网站,baoyu135精品国产尤物

2020年脫貧攻堅工作總結暨2021年工作計劃

發布時間:2020-11-25       來源:玉山縣扶貧辦公室      選擇閱讀字號:[ ]     

索引號 000000000/2021-01376 主題分類 工作計劃 發布機構 玉山縣扶貧辦公室
發布日期 2020-11-25 公開形式 網站 關 鍵 詞 工作計劃

一、2020年工作情況

(一)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對脫貧攻堅影響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后,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嚴格按照縣委縣政府疫情防控工作部署要求,積極履行職責,廣大扶貧干部迅速調整工作安排,轉變日常工作方式,做到疫情防控與脫貧攻堅兩手抓、兩不誤。

1.做好駐村幫扶工作。督促駐村工作隊切實履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脫貧攻堅工作中的駐村幫扶職責。在2月下旬即督促各駐村幫扶干部到崗參與所駐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在3月4日之前應到駐村工作隊32支、駐村干部(含第一書記)127人、駐村聯絡組178支、聯絡組成員513人全部到崗。

2.結合疫情防控工作,積極推動扶貧經營主體復工復產。指導各鄉鎮(街道)組織鄉村干部、駐村幫扶干部開展龍頭企業、專業合作社、致富帶頭人等扶貧經營主體受疫情影響情況摸底排查工作,排查貧困群眾受疫情影響在生產經營、返崗就業、農產品銷售等方面遇到的困難問題。及時派駐干部職工到各服務企業開展“三員”活動,當好企業的“服務員”、“指導員”、“協調員”。主動上門對接。針對排查發現的問題,在符合疫情防控條件下,對扶貧經營主體復工復產和農產品銷售開通“綠色通道”。全縣30家各類扶貧龍頭企業、39家扶貧車間在3月上旬全部復工復產。

3.推動實施消費扶貧舉措,助推貧困群眾增產增收。①啟動1100萬元以上資金規模(人均工會經費1050元)團購“832消費扶貧網”、“中國社會扶貧網江西管”“供銷e家”、“三清故事”、“鴻園婦女合作社”等電商消費扶貧平臺的扶貧農產品套餐;全縣各機關食堂和公立醫院、公立學校食堂全年按年消費總量的20%以上和10%以上采購扶貧農產品,帶動貧困戶穩定增收。②開展系列扶貧產品促銷活動:“扶貧年貨節活動”(第一書記為扶貧產品代言)、“扶貧產品巡回大購銷活動”、“百縣千品扶貧助農行動”等。③對扶貧農產品實行認定,指導機關事業單位、醫院、學校、企業制定扶貧農產品采購計劃,實現扶貧農產品采購與各扶貧產業經營主體、貧困戶精準對接,實行訂單生產。全縣認定扶貧產品181個、供應商78個,商品總價值24105.381萬元。全縣扶貧產品累計銷售金額1519.63萬元,其中機關事業單位采購扶貧產品金額累計1469.07萬元。完成社會扶貧網江西館玉山店鋪消費扶貧產品采購任務600萬元。

4.做好就業扶貧工作。①密切關注農村貧困勞動力就業狀況和縣內外用工需求,充分發揮縣人力資源市場網絡平臺作用,建立人力資源機構、工業園區企業聯動機制,共享信息資源,通過政府門戶網站、招聘網站、公眾號、掌上APP、通信運行商、電視臺等多種方式及時發布就業崗位信息,推行“就業服務不打烊、網上招聘不停歇”的全天候全方位線上招聘服務。②鼓勵鄉鎮(街道)、人力資源服務機構為企業和扶貧車間提供職業介紹服務,推薦農村貧困戶勞動力到園區企業或扶貧車間就業六個月(含六個月)以上的,按500元/人的標準發放就業服務補助,所需資金從就業專項資金中列支。③支持扶貧車間優先招用貧困勞動力,疫情期間復工開工的扶貧車間,在每吸納一個貧困人口穩定就業6個月(含6個月)以上給予1000元/人的補貼基礎上,再從財政扶貧資金里給予300元/人的補貼,對吸納貧困戶穩定就業達到5至10人(不含10人)的扶貧車間主體,再從財政扶貧資金里給予5000元的獎勵補貼,吸納達到10人以上的給予10000元獎勵補貼。④引導勞動者“家門口”就業創業。收集和開發一批適合貧困戶就業的本地崗位,引導暫時難以外出且有就業意愿的農民工就地就近就業。嚴格落實《關于疫情期間設置貧困戶臨時性扶貧公益性崗位的通知》玉開辦【2020】8號文件,切實解決受疫情影響較重的貧困戶就業問題。對在本縣行政區域內從事個體經營創業的農村貧困勞動力給予5000元的一次性創業補貼。⑤加大貧困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幫扶力度。鼓勵高校畢業生參與就業見習,見習單位按青年就業見習有關文件要求發放了見習生活費補助的,給予見習單位最低工資標準的70%補貼。落實貧困戶就讀玉山中等專業學校的,在其畢業年度按1000元/人的標準發放一次性求職補貼,所需資金從就業專項資金中列支。⑥落實貧困戶失業人員生活保障。疫情防控期間確保符合條件的人員及時領取失業保險金,引導服務對象通過線上辦理業務,盡最大可能提供“不見面”服務;對處于失業狀態且未達到領取失業保險金條件的參保人員,按照每人每月1000元的標準發放失業補助金,資金從失業保險基金中列支。⑦切實保障貧困戶生活困難下崗失業人員的基本生活,落實《關于做好生活困難下崗失業人員臨時生活補助工作的通知》(贛人社字〔2019〕240號),對符合條件的生活困難下崗失業人員按2000元/人的標準給予一次性補助,所需資金從就業專項資金中列支。⑧從2020年縣直結對幫扶資金中拿出部分資金用于安排疫情防護期間設置臨時性公益性崗位,公益性崗位重點針對受疫情影響容易致貧、返貧,有一定勞動能力的建檔立卡貧困戶。全縣返崗務工的貧困人口已達12514人,占去年底外出務工總數的104.14%。

5.落實防止返貧監測和幫扶機制。按照國扶辦、省、市應對疫情做好脫貧攻堅工作部署要求,對受疫情影響存在返貧風險的已脫貧人口、存在致貧風險的邊緣人口、存在脫貧困難的貧困人口進行了全方位梳理排查,將排查發現邊緣監測戶、脫貧監測戶基本信息錄入精準扶貧大數據系統,并動態監測更新。結合月“扶貧日”入戶幫扶活動,及時了解掌握監測對象生活狀況,圍繞農戶的家庭收入和“兩不愁、三保障”是否達標開展監測,做到家底清、情況明。重點關注因重病、殘疾、災害、意外事故、非義務教育階段教育負擔較重等臨時性、突發性事件。對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精準施策,筑牢防止返貧致貧堅固防線。出臺實施《玉山縣2020年脫貧攻堅扶貧保險工作實施方案》,為農村群眾購買防貧保險,有效防范農村人口因病、因災等臨時性、突發性變故致貧返貧風險。全縣受理防貧保險理賠人數8人(戶),理賠金額14.35萬元。

6.做好洪澇地質災害致貧返貧防控。7月連雨期間,組織鄉村干部24小時防汛值班,到水壩、地質災害易發點巡查,及時轉移可能因水災造成危險的住戶。洪澇災情發生后,及時組織鄉村干部調查統計受災情況,落實救援措施。對因災絕收的農田,安排復耕復種。對因澇影響作物生長的,及時開溝排澇。對因災造成危房的及時維修加固。對因災造成飲水水源污染、集水塔淤積堵塞等問題的,及時組織人員進行清理。災害造成的物理影響及時消除。對災害造成的經濟損失,我們落實因災救助、保險理賠等,最大程度降低了災害對群眾生產生活的影響。全縣受洪澇災害影響涉及貧困村17個、貧困人口2198人。緊急轉移安置22568人,需緊急生活救助12039人,造成直接經濟損失29254.563萬元。因災產生飲水安全問題8戶30人,及時得到解決。因災產生危房3戶7人,及時得到解決。災害損失得到最大限度的控制。

(二)落地落實“兩不愁三保障”政策舉措

1.做好教育扶貧工作

全面排查是否有貧困戶子女上網課不能正常收聽收看并采取針對性措施,對有設備但操作不來的采取老師上門教;對有設備但無網絡的通過廣電、移動、聯通或電信幫助接通;對有網絡但無設備的教育部門采取牽手愛心企業或愛心人士捐贈等渠道解決其學習工具;對于存在躁動、厭學等心理問題的學生,教育部門安排心理醫師對其進行一對一心理疏導。嚴格落實義務教育扶貧資助政策學校校長與鄉鎮(街道)屬地雙負責制,認真排查貧困家庭學生入學情況,建立貧困學生一人一檔的檔案管理臺賬,實施動態管理,全程跟蹤,做到貧困學生教育資助全覆蓋,教育資助資金發放無漏發、錯發。發現停學情況的,及時組織教師和鄉村干部家訪,了解學生停學的原因,幫助解決困難問題,積極做好學生家長和學生本人的思想工作,積極勸勉學生返學,沒有發生因貧失學輟學的現象。

2.做好健康扶貧工作

①開展“不見面”服務,通過電話、短信、微信APP等多種方式,對建檔立卡貧困戶持續開展家庭醫生簽約履約服務、疫情摸排和疫情防控知識宣傳。

②開展“貼心”服務,各定點醫療機構針對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貧困患者實施“長處方”政策,根據實際情況允許將處方用藥量放寬,對行動不便的慢性病患者繼續實施送藥上門服務;對于病情不穩定的貧困患者由家庭醫生上門診治,需住院治療的,由醫療機構安排車輛接送就診入院,避免貧困戶搭乘公交車,減少交叉感染,最大限度保證貧困患者的健康安全;對需要辦理重大疾病免費救治及專項救治審批手續的患者,委托醫療機構代辦,患者及家屬提供必要的審批材料。

加強鄉鎮(街道)衛生院、村衛生室建設管理。建立并落實了醫生坐診或巡診制度,鄉鎮(街道)衛生院、村衛生室運營正常,方便并滿足了群眾日常診療和健康保健的需求。統籌落實了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基本醫保、大病保險、補充保險、醫療救助、暖心工程“五道保障線”。落實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縣域內“先診療后付費”“一站式”結算和縣外住院報銷“一站式”服務舉措,貧困人口住院醫療費用報銷90%。

3.做好住房安全保障工作

繼續完善易地扶貧搬遷項目,落實后續幫扶政策措施,推行危房改造、拆舊翻新等安居建房模式,有效解決貧困群眾住房安全保障問題。完成列入危房改造計劃的“四類重點對象”200戶472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98戶215人)。對“十三五”期間實施的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點,建立完善社區管理制度,建立動態后扶措施落實工作臺賬,對搬遷戶落實因戶因人幫扶措施。“十三五”期間全縣共實施易地扶貧搬遷戶663戶2530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人口351戶1183人。在務工就業方面,搬遷貧困戶中有勞動力人數為487人,實現穩定就業486人。在發展產業方面,搬遷貧困戶中發展種養產業129戶、176人。農村貧困人口居住危房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4.做好安全飲水工作

組織開展全縣農村飲水安全狀況全面排查,并對農村飲水水質、水量、用水方便度和供水保證率四項指標進行監控檢測,及時出具檢測報告,建立工作臺賬。全縣所有建檔立卡貧困戶飲水檢測做到全覆蓋,建檔立卡貧困戶飲水安全問題全部得到有效解決。

5.做好保障扶貧工作

統籌實施最低生活保障、特困人員供養、受災人員救助、養老服務等各項救助制度,對于老弱病殘等確實沒有能力發展產業的深度貧困群眾,全部予以社會保障兜底扶貧。深入推進農村低保專項治理工作,對不符合條件的低保戶堅決予以清理,同時,加強農村低保制度和扶貧開發政策的有效銜接,確保應保盡保,應退盡退。在疫情防控期間,啟動臨時救助便捷渠道。加大救助力度,對因感染疫情、集中或居家隔離、停產停業影響收入來源,生活陷入困境的貧困群眾,可直接納入臨時救助,待疫情結束后再補齊經辦手續。落實扶貧保險措施,兜牢保障底線。安排了279.227萬元財政資金,為農村群眾、建檔立卡貧困戶購買了防貧保險、扶貧保險,兜牢防范貧困群眾因疫情、自然災害等風險影響精準脫貧的保障底線。辦理防貧保險理賠8例,保險理賠金額14.35萬元;扶貧保險理賠113例,保險理賠金額42.11萬元。

(三)科學安排實施扶貧資金項目

根據疫情影響,及時調整完善扶貧項目年度實施計劃,優先安排恢復生產資金項目列入年度脫貧攻堅項目庫和扶貧資金使用計劃并加快實施。疫情防控期間,調整并下達建設計劃項目30個,項目資金總額191.1905萬元。根據各鄉鎮(街道)、村(居)發展狀況,從縣扶貧項目庫中擇優選取下達項目建設計劃。全縣共安排扶貧項目為284個,涉及投資總額7913.69萬元。實行項目實施進度定期調度機制,督促各項目實施單位按照項目實施計劃的時間節點完成各階段目標任務,保證項目建設和資金撥付有序推進。縣扶貧辦會同縣財政局組織業務工作人員,經常深入項目建設現場督促指導,及時糾正出現的偏差問題,保證項目實施規范,程序及監管到位。所有扶貧資金項目全部按照上級部署要求完成建設任務,并及時完成資金撥付。

(四)全力補齊脫貧攻堅工作短板弱項

按照省、市部署要求,認真組織開展各級巡視巡察暗訪督導考核檢查審計發現問題整改。部署推動各鄉鎮(街道)、各部門單位舉一反三,排查存在問題,建立問題臺賬,明確整改責任、整改措施和整改期限。全縣對照中央脫貧攻堅專項巡視“回頭看”反饋意見、“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檢視問題、成效考核指出問題,排查共細化為171條整改措施,其中巡視“回頭看”反饋意見108條,主題教育檢視問題10條,成效考核指出問題53條,省脫貧攻堅暗訪督導組督導我縣指出的4個具體問題,市扶貧工作專項審計指出的9個具體問題全部在整改期限內整改到位。認真做好組隊外出和本縣對接派駐脫貧攻堅專項調查工作組專項調查工作中相關的具體工作,有力有序開展脫貧攻堅專項調查工作,圓滿完成脫貧攻堅專項調查工作任務。對脫貧攻堅專項調查發現的短板弱項,督促鄉鎮(街道)村(居)和縣直部門抓好整改。全力做到出錯“趨零化”,進一步補齊了工作短板,夯實基層基礎工作。

(五)全力攻克脫貧攻堅最后堡壘

根據剩余未脫貧貧困戶實際情況,協調鄉鎮(街道)、村(居)會同結對幫扶單位及結對幫扶干部制定落實好因戶精準幫扶措施,落實月扶貧日入戶幫扶機制,幫助貧困戶發展產業、穩定就業等實現穩定增收。縣扶貧辦努力做好幫扶工作指導,在每月“扶貧日”結對幫扶干部入戶幫扶之前,明晰月扶貧階段重點工作,指導結對幫扶干部對照做好各時間段的幫扶重點工作,提升幫扶工作成效。根據省、市工作部署要求,認真開展扶貧對象年度動態管理工作,嚴格按照規范程序,對脫貧標準進行認真核對,杜絕虛假脫貧、數字脫貧,確保真扶貧、真脫貧,脫貧成效經得起檢查檢驗。完成全縣剩余的1035戶1826人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退出工作,新識別邊緣戶2戶5人,邊緣戶致貧風險消除162戶497人,歷年脫貧監測戶返貧風險消除80戶259人。

對省、市明確的省級重點推進村南山鄉大葛村和市級重點推進村南山鄉大葛村、紫湖鎮楓葉村。根據重點推進要求制定了《玉山縣脫貧攻堅掛牌督戰實施方案》,落實了掛點鄉鎮縣領導和幫扶單位掛點幫扶,建立了重點推進定期調度機制對相關工作進行調度督促。兩個重點推進村的掛點縣領導分別組織推進責任部門、結對幫扶單位、所在鄉鎮黨政主要負責同志到村點召開重點推進動員部署會議,排查梳理重點推進工作任務清單,實行每周調度。各有關部門和鎮(村)按照脫貧攻堅重點推進要求有序有效落實重點推進各項工作,順利完成兩個重點推進村各項工作目標任務。

(六)存在的主要問題及建議

疫情對企業生產影響較大,造成貧困群眾務工不穩定、工資減少,對貧困群眾收入減少的效應比較明顯。

農民實現穩定增收生活富裕的根本在于農村的發展,政府應當以這次新冠肺炎疫情為契機,結合鄉村振興戰略,出臺惠農、富農、強農的公共政策,通過提高農產品價格,支持大農業、家庭農場、小農經濟并行發展,改革農村土地制度,鼓勵社會資本下鄉發展種植、養殖和農村旅游產業,讓農民通過土地獲得收益,既保證米袋子、菜籃子、肉兜子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又實現農業增產、農民增收,保障農村長效穩定脫貧和小康社會目標的實現。

二、2021年工作計劃

根據中央和省、市的決策部署要求,落實好對脫貧村和脫貧人口持續的政策支持和投入,鞏固脫貧人口“兩不愁三保障”的保障水平,實現脫貧人口穩定脫貧不返貧,不產生新的貧困人口,補齊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的短板,為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銜接以及新階段相對貧困的治理提供重要支撐。

(一)全面做好脫貧攻堅成果的鞏固落實

保證脫貧人口不返貧,使脫貧攻堅經得起歷史檢驗。

1.完善兜底保障政策。在最低生活保障兜底方面,堅持定期摸底清查,在低保對象認定中將建檔立卡貧困人口作為重點,及時將符合條件的納入農村低保,同時完善臨時救助制度,確保特困人員得到救助供養,確保農村人口吃穿不愁、飲水和住房安全有保障。

2.提升醫療和教育保障水平。促進基本養老保險和基本醫療保險、大病保險實現貧困人口全覆蓋,做好控輟保學和鄉村學校改善工作,大幅改善農村教育條件,確保貧困人口上得起學、看得起病。

3.加強對農村公共服務設施的管理。加大對脫貧村、相對落后村的基礎設施建設、公共服務供給的支持力度。提高對現有基礎設施的管護力度,建立完善的管護機制,促進農村基礎設施和基本公共服務的普惠共享、均等可及。

(二)全力做好脫貧攻堅成效拓展和質量提升

把扶貧工作與鄉村振興相銜接。

1.繼續實施精準幫扶機制。根據新的貧困標準,科學劃定新的幫扶范圍,落實動態化的減貧機制,完善建檔立卡信息系統,提高幫扶的精準性、靈活性和科學性。在精準幫扶的基礎上,提高脆弱群體的收入水平和發展能力,進一步縮小收入差距。

2.提升幫扶工作成效。立足新時期的新特點,在繼承脫貧攻堅經驗的基礎上,完善脫貧攻堅中形成的減貧機制和政策舉措,提升扶貧工作成效。

3.全力做好“兩業”扶貧工作。堅持產業和就業扶貧再推進,實現更高質量的產業發展和更充分的就業。在產業方面,立足我縣的資源稟賦,發展特色優質高效鄉村產業,鼓勵引導村集體和村民種植香榧、油茶等長效種植產業,提高林地的價值,促進林業產業發展,推進山區綜合開發、保護和改善生態環境。促進鄉村旅游、電商等產業的發展,重點扶持發展“種、養、加、銷、運”為一體的全產業鏈項目,發揮全產業鏈優勢,實行政府、農業企業、合作銀行、村集體“四位一體”發展模式,以入股收益帶動村集體和貧困戶增收,增強產業的益貧能力。在就業方面,提升職業培訓的實用性和精準性,提高就業服務水平,進一步完善就業保障機制。總結借鑒南山扶貧車間模式,鼓勵引導有發展前景,勞動密集型分散加工生產,用工形式靈活,適合到村建廠設點的農產品加工、手工工藝、來料加工等投資少、見效快、能夠直接收益項目,到村建設就業扶貧車間,將“就業扶貧車間”與當地農業龍頭企業、農村電商、產業扶貧項目積極對接,建立合作聯盟,努力實現“就業扶貧車間”經濟運行效應和扶貧效應的“雙保障”。鼓勵農業企業產業基地、農民專業合作社在用工時優先考慮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帶動貧困群眾穩定增收致富。

4.認真落實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措施。堅持易地扶貧搬遷后續扶持再完善,推動易地扶貧搬遷后續幫扶工作與新型城鎮化有機銜接。加強搬遷社區治理,優化管理服務,引導搬遷人口參與當地社區管理和服務,不斷提升搬遷群眾的融入度。

5.努力激發農民群眾內生動力。堅持內生動力再提升,提高貧困人口和貧困村的發展能力。一方面,要建立有效的精神扶貧機制,完善“感恩加油站”建設運營模式,落實激勵約束舉措,消除“靠著墻根曬太陽、等著別人送小康”的現象,打破越窮越要、越要越懶、越懶越窮的惡性循環,激發走出貧困的內生動力,鼓勵脫貧群眾通過發展產業、穩定就業實現穩定增收,切實提升貧困群眾的自我發展能力。另一方面,要通過深化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等方式,不斷壯大農村集體經濟,提升村集體的發展能力。六是堅持綠色減貧再落實,大力發展綠色產業,完善考核評價標準。

玉山縣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

2020年11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泰安市| 嘉义县| 武陟县| 湟源县| 蚌埠市| 阜平县| 汕头市| 西畴县| 吉木萨尔县| 东辽县| 岳阳县| 唐河县| 安吉县| 岐山县| 临泽县| 增城市| 旌德县| 乌拉特后旗| 罗江县| 津南区| 彭山县| 成武县| 台中县| 昌黎县| 大冶市| 南投县| 汉寿县| 华亭县| 胶南市| 万源市| 河津市| 桐庐县| 绥宁县| 宁陕县| 隆安县| 和硕县| 平利县| 天全县| 尤溪县| 城步| 南溪县| 庆云县| 平舆县| 墨脱县| 内乡县| 天柱县| 永丰县| 称多县| 珲春市| 姚安县| 佛教| 顺义区| 阿克苏市| 扎囊县| 潞城市| 福清市| 团风县| 仪陇县| 剑河县| 临桂县| 抚州市| 衡山县| 孝义市| 江安县| 电白县| 天镇县| 乌拉特后旗| 建平县| 龙川县| 龙南县| 乾安县| 佛山市| 慈溪市| 东安县| 木里| 麟游县| 布尔津县| 蕲春县| 锦屏县| 南阳市| 绥化市| 永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