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姆鎮2022年工作總結及2023年工作計劃
發布時間:
| 索引號 | 000000000/2023-35115 | 主題分類 | 工作計劃 | 發布機構 | 玉山縣必姆鎮 |
| 發布日期 | 2023-02-16 | 公開形式 | 網站 | 關 鍵 詞 | 工作計劃 |
2022年是“十四五”承上啟下的關鍵之年,一年來,我們在縣委、縣政府和鎮黨委的堅強領導下,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以起步提速、開局爭先的奮斗姿態,緊緊依靠全鎮人民,頑強拼搏、攻堅克難,圓滿完成各項指標任務。
一、2022年工作回顧
(一)經濟運行穩中有進
工業經濟穩步推進。強化工業支撐引領,2022年新增入園企業5家,規上工業實現總產值8.36億元,較上年增長16%,工業固定資產投資5.66億元;新增工業規上企業2家、非工規上企業2家、億元以上項目2家,5000萬元以上項目3家。2022年黨政主官先后三次率隊赴浙江開展招商引資工作,成果顯著,2022年全鎮實現財政收入5362.55萬元,較上年增長4.55%,完成任務數全縣排名第四。
農業發展勢頭強勁。緊扣糧食安全戰略,全方位增加早稻種植面積,完成早稻種植面積4000余畝,中稻種植面積10000余畝,培育7個種糧大戶,完成蘇村村、淤里村高標準農田建設800余畝;持續推進土地流轉工作,大力推進泉眼玫瑰花種植項目、淤里村500畝蔬菜種植項目、上湖田村100畝蔬菜種植項目;王宅水庫、八一〇水庫“綠色高效生態圈養魚”項目收益逐年增加。
項目建設提速跟進。大力推進黃家溪山洪溝治理、203省道沿線房前屋后提升改造、東西坑道路維修、坳村南坂橋梁建設、山塘水庫維修等重點項目完成建設,高標準高質量完成集鎮污水處理廠建設項目及污水戶納管鋪設工程。另外因2022年同時遭受“6.20”特大洪災及之后的特大旱災,大力開展基礎設施修復。
(二)城鄉環境展現新面貌
抓基礎設施完善。扎實推進集鎮功能與品質上臺階,先后實施了集鎮污水處理廠建設及污水戶納管鋪設工程、中心小學東門口外立面改造提升項目,加快推進必姆鎮敬老院綜合樓擴建項目,完成203省道沿線外立面提升改造、路燈安裝工程及玉山西高速出口景觀提升改造工程。
抓美麗村莊建設。全面完成古山村美麗村莊建設試點工程,對上湖田橫山弄、泉眼王壇等20多個新農村建設點、秀美鄉村建設點進行提升改造,完成艾家小區農墾項目建設,美麗村莊建設正逐步由點帶面,輻射全鎮范圍。
抓生態環境優化。深入踐行“兩山”理念,打好藍天、碧水、凈土保衛戰。持續鞏固畜禽養殖污染整治成果,大力推進農村廁改工作,持續開展“五清五拆”,常態化開展村莊保潔工作,宅基地改革持續推進,不斷完善常態化巡查管控處置機制,形成秸稈禁燒、森林防火高壓態勢。“河長制”、“林長制”全面落實,土壤污染防治取得實效進展。
(三)為民辦事創新務實
守住疫情防控防線。全面落實“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總策略和“動態清零”總方針,嚴把高速路口疫情防控“第一道防線”,以最短時間、最低代價將疫情控制在最小范圍。積極開展區域免費核酸檢測工作,全力攻堅“一老一少”疫苗接種工作。
打好防汛抗旱主動仗。2022年遭受了“6.20”特大洪災,汛前全力開展防汛預警、險情隱患排查、防汛防災知識宣傳等工作,汛后第一時間開展道路疏浚、地質災害排線、危舊住房排查、汛后環境整治等搶險救災工作,全力以赴守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2022年又遭受了特大旱災,全力做好抗旱保人畜飲水、保灌溉自救等工作,通過找水、調水、保供多措并舉保障群眾正常生產生活。
完善“創文”長效機制。通過定點蹲守與流動巡邏的方式相結合,重點抓好集鎮、203省道沿線等重點路段、重要區域的問題整治開展環境衛生整治,積極開展贛劇進鄉村進校園和防電信詐騙宣傳等主題文明實踐活動,打造良好社會氛圍。
(四)社會事業協調發展
社會保障堅實有效。著力推進城鄉“兩險”征繳工作。做好各類困難群體權益保障。以加強動態管理為重點,對符合條件的因病致貧和就學有困難的困難戶,及時納入保障范圍,做好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發放管理工作,加大臨時救助力度,2022年發放冬春救助、民政救助資金68余萬元。
社會事業蓬勃有力。深入實施文化惠民工程,多次組織贛劇演出、送戲下鄉、籃球賽等文體活動。持續做好擁軍優屬工作,全年征集12名適齡青年應征入伍,超額完成了上級賦予的兵員征集任務。
社會大局安定有序。加強信訪維穩綜治工作,加快完成“雪亮工程”、社會矛盾糾紛調處化解分中心實體化建設,全力以赴抓好安全生產、危舊房整治,統籌做好森林防火、應急管理等各項工作,同時認真支持抓好工青婦女群團各項工作,社會大局和諧穩定。
(五)自身建設全面提升
持續鞏固拓展黨史學習教育成果,堅持為民辦實事辦好事。不斷提高政府工作人員擔當作為、力爭上游的精神面貌,廣大干部職工在各項重大任務、重點工作中團結協作,敢于負責、甘于奉獻,為全鎮各項任務順利完成提供了根本保障。持續轉變政府職能,全面推進政務公開、政府信息公開,讓權力在陽光下運行。堅定不移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切實履行“一崗雙責”,大力糾“四風”樹新風,嚴格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打造清正廉潔政府形象。
二、2023年工作計劃
(一)扎實推進產業強鎮。緊盯實體經濟,加快推進微點(杭州)網絡科技生態產業中心項目落地,加快完成浙江百匯氣動元件、東莞市鞠客足球等項目洽談,加速推進新引進江西玉標五金、上饒清月光電科技、上饒市盛遠樸誠網絡科技等3個工業項目發展壯大;圍繞“三招三引”,緊扣產業缺失環節和短板弱項,瞄準一批投資規模大、產業帶動強的重點產業項目,促進招商引資工作提質增效,深化細化招商路徑,持續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進一步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大力發展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及專業大戶等農業新型經營主體,提高農業產業體系、生產體系、經營體系現代化水平;立足生態綠色農業定位,重點培育葡萄、毛豆、大蔥等特色農業,做大農業產業集群,做強農產品品牌。
(二)全力開展項目攻堅。全力以赴謀劃、儲備、推進項目,結合年度目標任務,高標準、高效率、高質量抓好重點項目建設。千方百計爭資爭項,夯實高質量發展基礎,持續完善農村小微水利、道路基礎設施建設,持續開展扶貧基礎設施和產業項目建設,積極謀劃基層醫療衛生、文化大禮堂、幫扶車間、農村書屋、停車場等公益項目,實現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三)持續改善人居環境。持續推進人居環境整治,將人居環境環境整治納入常態化工作中,嚴格按照“精細管理,精美呈現”要求,制定村民環境長效管理機制,加大宅基地改革工作力度,全面加強“兩違”管控,縱深推進“五清五拆”工作走深走實。不斷深化全國文明城市建設成果,大力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發揮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作用,持續開展“清潔家庭”“文明家庭”“好人好事”等評比工作;常態化開展文明實踐活動和理論宣講,持續推進農村移風易俗,治理婚喪陋習,為改善人居環境提供精神保障。
(四)持之以恒改善民生。堅持黨建引領各項中心工作,構建“黨建+鄉村振興”工作機制,持續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工作,強化政策解讀宣傳和工作部署推進,嚴格落實幫扶措施,守住不出現規模性返貧的底線。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不斷提高群眾的幸福指數,嚴格落實各項惠民和救助政策,加快建設完善農村公共文化設施,繼續提升教育辦學水平,大力開展法治宣傳、禁毒宣傳、反電詐宣傳等工作,狠抓食品藥品安全。加強和創新平安建設,落實信訪制度,完善調解聯動工作體系,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全面提升群眾安全感和滿意度。加強基層應急管理能力建設,持之以恒抓好安全生產工作。
(五)全面加強自身建設。優化行政體制改革,堅持簡政放權、權責一致,不斷強化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職能,不斷完善各項工作機制,持續加大工作推進力度。持續優化鎮村干部績效考核和村級工作目標管理考核方案,持續強化內部管理制度,充分調動干部積極性,進一步濃厚干事創業氛圍,推動各項工作全面進位。